實驗室檢查
1.血生化、電解質及細胞學檢查 可了解血液細胞及生物化學的改變及其與頭痛的關係。
2.腦脊液檢查 對蛛網膜下隙出血及顱內炎症等疾病的診斷有重要意義。
影像學檢查
根據具體情況作腦電圖、腦超聲、放射性核素腦掃描、腦血造影等檢查。影像學診斷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腦部疾病的診斷提供了重要依據,如CT掃描、MRI等對腦組織均有較強的分辨力,故對血管病變(如血管畸形、腦動脈瘤)及占位性病變(腦良、惡性腫瘤)的診斷有重要幫助,它可顯示病變部位、大小、受累部位結構改變及其周圍腦水腫程度,腦室受壓情況等。磁共振對腦血管病變的診斷較CT佳。經顱多普勒超聲波檢查(TCD)能穿透顱骨,直接獲得顱內動脈血流信息,對診斷腦血管疾病及腦內血循環情況具有重要的意義。CT、MRI及TCD均為非侵入性檢查方法,易為病人接受,是目前診斷腦部病變的重要手段。
清晨或上午頭痛的鑒別診斷:
1.頭痛同時伴劇烈嘔吐者提示為顱內壓增高。頭痛在嘔吐後減輕者可見於偏頭痛。
2.頭痛伴眩暈者見於小腦腫瘤、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3.頭痛伴發熱者常見於全身性感染性疾病或顱內感染。
4.慢性進行性頭痛伴精神症狀者應注意顱內腫瘤。
5.慢性頭痛突然加劇並有意識障礙者提示可能發生腦疝。
6.頭痛伴視力障礙者可見於青光眼或腦瘤。
7.頭痛伴腦膜刺激征者提示有腦膜炎或蛛網膜下隙出血。
8.頭痛伴癲癇發作者可見於腦血管畸形、腦內寄生蟲病或腦腫瘤。
9.頭痛伴神經功能紊亂症狀者可能是神經功能性頭痛。
10.叢集性頭痛多見於中年男性,發作前無先兆症狀,突發於夜間或睡眠時,疼痛劇烈呈密集性發作而迅速達到高峰,從一側眼部周圍或單側麵部開始而快速擴展,甚則波及同側肩、頸部,呈跳痛或燒灼樣痛,站立可減輕,伴同側眼麵潮紅、流淚、鼻塞、流涕等,疼痛持續數10分鍾至2小時,無明顯神經係統陽性體征,必要時作組胺試驗可協助診斷。
頭痛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臨床症狀之一,是人體對各種致痛因素所產生的主觀感覺,屬於疼痛的範疇。致痛因素可以是物理的、化學的、生物化學的或機械性的,等等。這些因素刺激了位於顱內外組織結構中的感覺神經末梢,通過相應的傳導通路傳到大腦而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