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症狀
痢疾的潛伏期長短不一,最短的數小時,最長的8天,多數為2~3天。由於臨床表現和疾病經過不同,醫學家將痢疾分為普通型痢疾、中毒型痢疾和慢性痢疾。
(1)普通型痢疾
絕大多數痢疾屬普通型。因為痢疾杆菌均可產生毒素,所以大部分病人都有中毒症狀:起病急,惡寒、發熱,體溫常在39℃以上,頭痛、乏力、嘔吐、腹痛和裏急後重。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腸,尤其是乙狀結腸和直腸,所以左下腹疼痛明顯。患痢疾的孩子腹瀉次數很多,大便每日數十次,甚至無法計數。由於直腸經常受到炎症刺激,所以患兒總想解大便,但又解不出多少,這種現象叫裏急後重。裏急後重現象嚴重的可引起肛門括約肌鬆弛。腹瀉次數頻繁的孩子可出現脫水性酸中毒。對痢疾杆菌敏感的抗生素較多,絕大多數病人經過有效抗生素治療,數日後即可緩解。
(2)中毒型痢疾
近年來中毒型痢疾有減少趨勢。此型病人多是 2~7歲的孩子。由於他們對痢疾杆菌產生的毒素反應強烈,微循環發生障礙,所以中毒症狀非常嚴重。多數孩子起病突然,高熱不退,少數孩子初起為普通型痢疾,後來轉成中毒型痢疾。患兒萎靡、嗜睡、譫語、反複抽風,甚至昏迷。休克型表現麵色蒼白,皮膚花紋明顯,四肢發涼,心音低弱,血壓下降。呼吸衰竭型 表現呼吸不整,深淺不一,雙吸氣、歎氣樣呼吸、呼吸暫停,兩側瞳孔不等大、忽大忽小,對光反射遲鈍或消失。混合型具有以上兩型臨床表現,病情最為凶險。中毒型痢疾病人發病初期腸道症狀往往不明顯,有的經過一天左右時間才排出痢疾樣大便。在典型痢疾大便排出前,用肛管取便或2%鹽水灌腸,有助於早期診斷。在 痢疾高峰季節,孩子突然高熱抽風,精神很弱,麵色灰白,家長應立刻將患兒送往醫院檢查和搶救。
(3)慢性痢疾
慢性痢疾嬰幼兒少見,多因診斷不及時、治療不徹底所致,細菌耐藥,患兒身體虛弱,病程超過2個月。慢性痢疾患兒中毒症狀輕,食欲低下,大便粘液增多,身體逐漸消瘦,預後不好。
各型菌痢大便在顯微鏡下檢查可見大量白細胞、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大便可培養出痢疾杆菌。
痢疾雖然有多種類型,對孩子生命有威脅的隻有重型和中毒型。如果是在夏秋季節,孩子突然發燒、反複嘔吐、麵色蒼白、四肢發涼,不管有無腹痛、腹瀉,都要想到是中毒型痢疾的可能,應急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診斷依據
流行季節有腹痛、腹瀉及膿血樣便者即應考慮菌痢的可能。急性期病人多有發熱,且多出現於消化道症狀之前。慢性期病人的過去發作史甚為重要,大便 塗片鏡檢和細菌培養有助於診斷的確立。乙狀結腸鏡檢查及X線鋇劑檢查,對鑒別慢性菌痢和其他腸道疾患有一定價值。在菌痢流行季節,凡突然發熱、驚厥而無其 他症狀的患兒,必須考慮到中毒型菌痢的可能,應遲早用肛試取標本或以鹽水灌腸取材作塗片鏡檢和細菌培養。
應與下述疾患鑒別:
(一)阿米巴痢疾 起病一般緩慢,少有毒血症症狀,裏急後重感較輕,大便次數亦較少,腹痛多在右側,典型者糞便呈果醬樣,有腐臭。鏡檢僅見少許白細胞、紅細胞凝集成團,常有夏科-雷登氏結晶體,可找到阿米巴滋養體。乙狀結腸鏡檢查,見粘膜大多正常,有散在潰瘍。本病易並發肝膿腫。
(二)流行性乙型腦炎 本病表現和流行季節與菌痢(重型或中毒型)相似,後者發病更急,進展迅猛、且易並發休克,可以溫鹽水灌腸並做鏡檢及細菌培養。此外,本病尚應與沙門氏菌感染、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大腸杆菌腹瀉、空腸彎曲菌腸炎、病毒性腸炎等相鑒別。慢性菌痢應與慢性血吸蟲病、直腸癌、非特 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等鑒別。
應從控製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增進人體抵抗力三方麵著手:
(一)早期發現病人和帶菌者,及時隔離和徹底治療 是控製菌病的重要措施。從事飲食業、保育及水廠工作的人員,更需作較長期的追查,必要時暫調離工作崗位。
(二)切斷傳播途徑 搞好“三管一滅”即管好水、糞和飲食以及消滅蒼蠅),養成飯前便後洗後的習慣。對飲食業、兒童機構工作人員定期檢查帶菌狀態。一發現帶菌者,應立即予以治療並調離工作。
(三)保護易感人群 可口服依蓮菌株活菌苗,該菌無致病力,但有保護效果,保護率達85%~100%。國內已生產多價痢疾活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