嘔惡納呆表現為惡心、嘔吐,胃氣不降則反而逆上,脘腹脹滿,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口不好,常有飽滯之感,食欲減退。
引起嘔惡納呆的原因不同,診斷也不一樣。
嘔惡納呆,無不關乎脾胃。脾胃之氣健旺,升降自如,則能納能化。脾胃之氣虛或氣滯,則出現食少納呆。嘔惡納呆有虛實之分。其實者,或由氣滯、或因濕困、或由食傷、或因熱盛,皆可導致脾胃氣機不暢而致食少納呆。其虛者,不外脾胃陽氣虛弱與陰血虧少。大抵實證多見於暫病,虛證多見於久病。亦有虛實挾雜者。
實證之治以祛邪為主。邪氣去則脾胃之氣複而自能飲食。因於氣滯者,多由情態不遂、喜怒不解而肝鬱不疏,肝氣鬱結不能疏泄則脾胃之氣也因而呆滯。此證之治當分久暫而辨虛實。大抵初病可見胸脅脹滿或疼痛者,為肝鬱不疏,當以疏肝解鬱為主,如用柴胡疏肝湯等。若久病肝鬱已解而唯脾胃受損者,宜補益脾胃,可用香砂六君子湯。若肝鬱脾虛者,可用逍遙散。
濕困脾胃,也較多見,或由外濕、或因內濕,皆可困阻脾胃氣機而致食少納呆,其症多見脘腹痞悶,身肢困重,舌苔白膩,治宜芳香辛散之劑,如三仁湯、平胃散等,宣氣化濕以蘇醒脾胃。
食傷脾胃者,在上者以消食和胃為主,宜用保和丸;在下者以導滯通腑為主,可用枳實導滯丸。若食傷脾胃,吐瀉太甚,或攻伐太過,或遷延日久,脾胃受傷而難存虛證者,按虛證治。
因於熱盛而嘔惡納呆者,多見門苦苔黃等一派熱象,但清其熱,熱去則胃氣複,自能飲食。
虛證之治以補益為主,當分陰陽氣血。再辨是因於脾胃自身之虛,還是由他髒之病而累及者。
對脾胃陽氣虛者,可用甘溫補益法,如四君子湯、異功散、六君子湯、補中益氣湯等。偏寒者可用理中湯。若由下焦陽虛,火不生土而致者,可用金匱腎氣丸、二神丸(補骨脂、肉豆蔻)補命火以生脾上。若脾胃氣虛而兼食滯者,可用健脾丸消補兼施。
宜補益脾胃,清熱化濕,可用藿樸夏苓湯。
常用中藥:藿香、厚樸、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豬苓、澤瀉、淡豆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