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植物神經發育不健全,在入睡時,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 腦的控製而一時興奮,出現汗多現象,這完全是正常的。隻要孩子無其他症狀,如煩躁、哭鬧、易醒等,就不必管他。這樣出汗往往見於入睡後半小時之內,且以額頭汗出為主,一般在睡後2小時之內慢慢停止,多見於3~7歲的小兒,並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有人稱之為生理性多汗。
但如果孩子平素身體虛弱,夜間入睡時大汗淋漓,如同水澆,甚則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濕衣 ,且伴有煩躁、哭鬧、消瘦等症狀,則屬於病理性多汗。常見的原因有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除夜間多汗外,還伴有煩躁、睡眠不寧、易驚醒、方顱、忱禿、雞胸等症。
病理性多汗則是指由於某些疾病原因引起的多汗,病因比較複雜。因此周身出汗症狀要做如下鑒別。
1、兒童肥胖症:肥胖寶寶即使動一動或平時走走路也會大汗淋漓。
2、低血糖:表現為難過不安,麵色蒼白,出冷汗,甚至大汗淋漓,四肢發冷。
3、藥物性多汗:吃退熱藥過量,引起大量出汗,甚至虛脫。
4、急慢性感染性疾病:傷寒、敗血症、類風濕病、結締組織病、紅斑狼瘡或血液病疾病等也常有大量出汗的表現,通常要請醫生鑒別。
5、小兒心肺疾病:小兒先天性心髒病、肺炎合並心衰的患兒也常常會大量出虛汗。
6、小兒佝僂病:多汗是佝僂病活動期的重要特征表現,通常還伴有夜間哭鬧、枕禿、乒乓頭、方顱、前囟門增大且閉合延遲等症狀。
7、小兒結核病:患有結核病的寶寶不僅前半夜汗多,後半夜天亮之前也多汗,稱為“盜汗”。同時還伴有胃納欠佳,午後低熱或高熱,麵孔潮紅,消瘦等表現,有的還會出現咳嗽、肝脾腫大、淋巴結腫大等症狀。
我們在平時應多觀察寶寶,如果是生理性的,應盡量排除相關因素;如排除了生理性多汗,考慮病理性多汗,不管是何種病理性疾病,都要及時帶寶寶上醫院就診以明確診斷並進行相關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