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出現邊界的水腫性鮮紅斑,迅速向四周擴大,皮損表麵可出現水皰,自覺灼熱疼痛,可伴發淋巴管炎及淋巴結炎,多見於顏麵及小腿部,麵部損害發病前常存鼻前庭炎或外耳道炎,小腿損害常與腳癬有關。並常有複發傾向,複發時症狀往往較輕。嬰兒多見於腹部,臍部感染有關。愈後遺留有色素沉著。
丹毒樣外觀的鑒別診斷: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係。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多形性和複發性等特點。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複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征。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複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複發作。
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480~800萬單位/日 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黴素
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肢。
三、支持療法,對症處理。
四、局部治療:呋喃西林液濕敷,外用抗菌素類軟膏:如百多邦軟膏等
五、物理療法:紫外照射、音頻電療、超短波、紅外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