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史 應詳詢兒童時期是否患過佝僂病、脊髓灰質炎、結核病等,以及過去分娩情況。
(二)一般檢查 注意一般發育情況。身材矮小、胎位異常、初產婦臨產前胎頭未入盆及(或)有懸垂腹者,都表明骨盆可能狹窄。跛行者,骨盆可能傾斜。
(三)骨盆測量 骶恥外徑<17cm,應懷疑為扁平骨盆;各徑小於正常值1.5cm以上者為均小骨盆;坐骨結節間徑在7cm以下者,多同時存在中段狹窄,應進一步骨盆內測量:
1.測量“對角徑” 以食、中指伸入陰道,測量骶岬與恥骨聯合下緣間的距離,檢查時應同時了解骶骨彎度、坐骨棘的突出程度及恥骨弓的寬度等,骶骨較直或坐骨棘突入盆腔較顯著,都說明有骨盆中段狹窄的可能。
2.X線骨盆測量 攝骨盆前後位及側位片各一張,可更準確地測量骨盆各平麵徑線,並可觀察骨盆形狀、胎方位及頭盆間關係等。目前已很少采用此法。
(四)頭盆關係檢查(跨恥征) 產婦平臥,檢查胎頭與恥骨聯合間的關係。頭低於恥骨聯合水平者,稱跨恥征(一),表明無頭盆不稱;兩者在同一水平線,為跨恥征可疑,可能有輕度頭盆不稱;頭高於恥骨聯合水平者,為跨恥征陽性,說明有明顯頭盆不稱(圖100)。
鑒別:與骨折性盆腔畸形相區分,骨折性盆腔畸形一般有明確的外傷因素所致,經過檢查可判斷
①單純扁平骨盆 骶岬向前下突出,使骨盆入口前後徑縮短而橫徑正常;
②佝僂病性扁平骨盆 由於童年患佝僂病,骨骼軟化,使骨盆變形,骶岬被壓向前而骶尾骨向前突出於出口平麵,坐骨結節外翻,故除入口前後徑縮短外,出口橫徑變寬。通過骨盆測量可作出初步診斷。於妊娠末期或臨產後,胎頭矢狀縫隻能銜接於入口橫。
預防:定期產檢有助於降低或消弭扁平骨盆的情形是最有效且最積極的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