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症狀
1.症狀
(1)腹痛:白線疝患者最常見的症狀為上腹部疼痛。多數病人僅表現為上腹局限性隱痛,而少數表現為較嚴重的深部疼痛。腹痛的發生機製主要是疝塊壓迫通過白線的肋間神經纖維導致局限性疼痛,大網膜、肝圓韌帶受到牽扯引起深部疼痛。腹痛可放射到下胸部及背部。疼痛程度與體位、進食及重體力勞動有關,體位改變,尤其是平臥時疼痛常減輕或消失,而進食後或重體力勞動後可加重。腹痛的嚴重程度與疝的大小不成正比,往往疝很小而臨床症狀很重。
(2)惡心、嘔吐:少數白線疝病人除腹痛外,可伴有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發生機製為:①脫出的大網膜和肝圓韌帶牽拉可引起深部疼痛,並引起反射性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②大網膜和肝圓韌帶的牽扯可導致幽門痙攣,進而出現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症狀。
2.體征
(1)腹壁腫塊:腹壁腫塊是白線疝的主要體征。由於白線疝絕大多數發生於臍與劍突之間,因此疝塊多位於臍上劍突與臍之間的白線上,可偏於中線一側,站立或飯後疝塊更為明顯。疝塊直徑一般在2~4cm左右,有學者報道疝塊最大者直徑達15cm,少數病人疝塊很小,隻是皮下一個柔軟的圓形突起,不易察覺,肥胖病人則更難發現。當疝內容物回納後可觸及白線處有筋膜性疝環孔的邊緣。
(2)Litten征陽性:體格檢查時將手指放在病人懷疑疝的部位,囑其在立位時用力咳嗽,往往在咳嗽的同時,手指可感到有碎裂聲,即為Litten征陽性。
(3)誘發疼痛: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腫塊向外牽拉,常因牽扯了肝圓韌帶、腹膜或大網膜而誘發患者腹部疼痛,Moure等認為這是白線疝的一個特異性臨床體征。
診斷
1.病史 一般無特殊症狀,病人自述腹部疼痛,尤其用力時疼痛出現或加重,或腹部中線可複性腫塊史。較小的白線疝往往疼痛明顯,且易嵌頓。
2.臨床特點 腹部中線處腫塊,平臥、腹直肌放鬆時,疝塊回納並可觸及腹白線缺損(疝環),Litten征陽性,用拇指和食指夾住腫塊向外牽拉誘發疼痛等。對腹壁突出疝塊小而又肥胖病人要仔細檢查以免漏診。
3.B超檢查。
腹部中線處腫塊的鑒別診斷:
1、腹部“氣串樣”腫塊:腹部“氣串樣”腫塊是結腸癌的一個症狀。結腸癌多見於中老年人,30~69歲占絕大多數男性多於女性。早期症狀多不明顯,中晚期病人常見勱的症狀有腹痛及消化道激惹症狀,腹部腫塊,排便習慣及糞便性狀改變,貧血及慢性毒素吸收所致症狀及腸梗阻腸穿孔等。
2、腹部可觸及巨大柔軟腫物:巨膀胱-小結腸-腸蠕動不良綜合征的患者出生時體重尚正常,以後進行性腹脹,無胎糞,腹部可觸及巨大柔軟腫物,常易患泌尿係感染。
3、下腹部包塊:下腹部包塊是指下腹部有腫塊,觸摸有硬感,可能是良性也可能是惡性瘤,多為婦科疾病症狀或腸道、腹膜疾病。
4、右下腹可觸及柔軟臘腸樣腫塊:盲腸肉芽腫有盲腸阿米巴肉芽腫和回盲部血吸蟲病性肉芽腫。盲腸阿米巴肉芽腫是一種溶組織阿米巴原蟲E(Entamaeba Histolytica)所致的慢性結腸炎的並發症。回盲部血吸蟲病性肉芽腫係腸道血吸蟲病的一種晚期病變,血吸蟲卵沉積部位除結腸外主要是回腸末段。臨床症狀為為局限性腹痛和間歇性腹瀉,右下腹可觸及柔軟臘腸樣腫塊,此外,多伴有慢性低位小腸梗阻,常持續數月後,出現急性腸梗阻症狀。
預防常識:
小的腹白線疝多無大礙,如無症狀,不必治療。但應注意,腹白線上的小腫塊並非都是疝,患者和醫者均應警惕之。
注意保避,免增加腹內壓的一切不利因素一免病情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