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外周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稍增多。
2.病毒分離是確診的主要方法,具有節省、快速和準確的優點,而避免了血清學方法所遇到的血清型繁多的困難。
從糞便中分離病毒的陽性率最高,起病後10天內仍可陽性。在起病前36h及發熱期間可從血中分離出病毒。呼吸道感染者可從咽拭或含漱液中分離病毒。腦脊液中分離病毒陽性率較低,但確診意義較大。其他標本包括胸腔積液、心包積液、尿液、肌肉活檢組織和屍檢神經組織均可送檢。糞便標本可保存於4℃多日,其他標本需保存於-7℃以下。從糞便及呼吸道中分離出病毒僅具有參考意義,因為可能是合並感染。而從血液、腦脊液和心包積液中分離出病毒則具有確診意義。所以應盡可能從多個來源采集標本,以增加結果的可靠性。柯薩奇A組病毒除A9和A16血清型可用細胞培養分離病毒外,其餘血清型均需通過各種途徑(皮下、腹腔內、腦內等)接種乳小鼠來分離病毒。先觀察病理變化,然後用特異性抗血清作 中和試驗加以證實。最近采用RD細胞(人橫紋肌肉瘤細胞)株可分離培養出除柯薩奇A1、A19、A22型病毒以外的其他A組病毒。分離柯薩奇B組病毒以組 織培養為首選,常用細胞株有猴腎、人胚腎和Hela細胞,采用非洲綠猴腎(BGM)細胞株和RD細胞株效果更佳。2~5天後先觀察細胞病變作初步診斷,然後用特異性抗血清作中和試驗加以鑒定。全過程約需1~3周,但作為臨床確診可不必等待血清型的鑒定結果。
3.血清學檢查由於血清型繁多,僅在下列情況下才適用:①已分離出病毒,作為確定血清型時;②已發現特征性臨床表現如流行性胸痛,明顯指示采用某些特定抗原(如B組病毒)來檢測抗體時;或手、足、口腔病通常由柯薩奇A16型病毒所引起時;③正在發生由單一血清型病毒引起流行時;④用於某一特定血清型的血清流行病學調查時。
血清學檢查方法中,中和試驗是鑒定已分離病毒血清型最特異的方法。但作為檢測腸道病毒感染的抗體,則中和試驗還不夠敏感,而且操作繁複,價格昂貴。患者在病程第2周開始出現中和抗體,2~3周後達高峰,並保持3~6年。補體結合試驗的特異性較低,異型抗體出現率較高。但補體結合抗體與中和抗體同時出現,而僅保持2~3個月,可作為近期感染的依據。血凝抑製試驗用途不大,因僅1/3腸道病毒產生紅細胞凝集素,甚至在同一血清型也可有部分毒株產生而其餘毒株不產生紅細胞凝集素。最近有報告采用免疫印跡法檢測IgM型腸道病毒抗體,陽性率達60%,大多數為群特異性(22/31),少數為型特異性。有報道以熱處理病毒為抗原和以合成多肽為抗原作ELISA法檢測IgG抗體,其敏感性(以病毒分離為對照)分別為0.67和0.62,高 於補體結合試驗。在病毒分離陰性的56例中,IgG-ELISA法雙份血清滴度有顯著升高者分別為13和19例,適用於臨床診斷。近年來陸續報道用PCR 法檢測血清中腸道病毒RNA,具有很高靈敏度和特異性,陽性率顯著高於細胞培養分離病毒。
其他輔助檢查:從病人咽拭子中分離相同病毒。
嚴重者可合並心肌炎、腦炎、腦膜炎、繼發細菌感染。
(一)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症:多發性肌炎起病快,可有緩解,有全身性無力及肌萎縮,特別易累及頸肌以及出現吞咽困難,肌肉有疼痛和壓痛,且可有皮膚改變及雷諾氏現象,無家族遺傳史,均可進行性肌營養不良鑒別。
(二)流行性肌痛症:係病毒感染,流行區有相同患者,以呼吸痛及胸部肌肉壓痛為主。
(三)肌球蛋白尿症:全身或局部肌肉疼痛、軟弱,尿色變紅、尿中肌球蛋白陽性。
此外,也應注意同重症肌無力、感染性多發性神經炎、風濕性多發性肌痛相鑒別。
1.管理傳染源 患者應予隔離2周,應注意隔離。
2.切斷傳播途徑 加強飲食管理和個人衛生,不吃髒水汙染過或蒼蠅爬過的食物,避免在汙水中遊泳。
3.保護易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