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臨床觀察發現:宮頸病變的易發部位是鱗狀上皮 - 柱狀上皮交界之間的移行帶部位。由於移行帶的反複變動導致宮頸轉化區免疫係統識別反應能力減弱,成為薄弱環節,易被外來病原體、病毒侵染。 所以宮頸口、移行帶是宮頸病變的源頭,並且是治愈宮頸病變的關鍵部位。
宮頸細胞學檢查。首先,醫生會詢問就診者症狀及月經情況,並進行婦科檢查,肉眼觀察宮頸的情況,包括有沒有宮頸糜爛、贅生物等,然後進行宮頸細胞學檢查,在宮頸上刮取一些脫落細胞染色後,在顯微鏡下觀察。最常用的是巴氏塗片法,這種細胞學檢查報告分五級:巴氏1級是正常結果、巴氏2級是炎症、巴氏3級是可疑癌、巴氏4級是高度可疑癌、巴氏5級是癌症。
陰道鏡檢查。如果細胞學結果有異常,醫生還建議做陰道鏡檢查,陰道鏡可把宮頸表麵放大若幹倍。在宮頸表麵塗上3%醋酸溶液後,觀察宮頸上皮顏色、血管等的變化,據此可以初步判斷宮頸有沒有可疑病變。因為有病變的地方,上皮會呈現不同程度的白色。
宮頸組織活檢檢查。最後,如果陰道鏡檢查有疑問,則醫生會在陰道鏡定位下,對可疑病變處取少許宮頸組織行活檢檢查,活檢結果也就成為宮頸病變的最終結論。
醫生通過這些檢查方法,即可判斷宮頸有沒有病、有什麼病,並給出相應的治療措施
宮頸糜爛的診斷並不難,但關鍵是要與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鑒別,因為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同樣可以表現為宮頸糜爛。宮頸癌前病變是一種可以治愈的疾病,癌前病變發展為宮頸癌大約需要10餘年的時間,因此診斷和治療宮頸糜爛對於預防宮頸癌有著重要的意義。
宮頸糜爛並非不能治愈,關鍵在於 “ 早 ” 治療以及選擇科學、合理的治療藥物和方法。
早發現,早治療
陰道分泌物是女性生殖係統健康的信號,一旦出現分泌物增多、水樣、膿性,或陰道不規則出血,就應引起高度重視,及早就診,以免延誤治療。
1. 做好流產、分娩後的預防治療
發現宮頸裂傷時應及時縫合,由於產後宮頸局部組織免疫力下降,因此,應及時采用能提高宮頸局部免疫力的藥物如生物新藥納可佳,增強抵禦外來病菌的侵襲能力,防止宮頸糜爛的發生。
2, 注意性生活衛生
杜絕不潔性生活或性生活過於頻繁,避免經期合房,並要保持精神愉快,增強體質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