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有伸長感,叩、觸痛明顯。
2.患者能明確指出患牙。
3.有尖周紅腫、移行溝變淺。
4.根尖周膿腫並麵部變形、壓痛明顯,頜下淋巴結腫大、壓痛。
5.根尖部骨質膨隆,有乒乓感,穿刺有囊液。
6.有發熱、畏寒、體溫升高、白細胞升高、全身不適等症狀。
7.X線照片顯示根尖部有透射區。
【臨床表現】
1.叩痛、咬合痛。
2.牙鬆動、伸長感。
3.患者能明確指出患牙。
4.根尖周紅腫、觸痛明顯,移行溝變淺。
5.持續性自發痛,晚期搏動性疼痛(跳痛)。
6.有發熱、畏寒,有的體溫升高。
7.部屬淋巴結腫大、壓痛。
8.牙變色。
9.牙髓無活力。對溫度、電測不敏感。
10.根尖部瘺管,紅腫,有膿性分泌物。
11.根尖周骨質膨隆,有乒乓感,牙移位、牙鬆動。嚴重者,麵部變形。
12.骨膨隆者穿刺有粘性囊液和膽固醇結晶。
牙齒萌出疼痛:冠周炎是由於磨牙萌出位置不符所引起的一種並發症,主要表現為牙冠周圍軟組織的疼痛。臨床上多見下頜第三磨牙(俗稱智齒)。其次上頜第三磨牙亦可發生。本病多發生於18~30歲之間。 牙痛(toothache)是指牙齒因各種原因引起的疼痛而言,為口腔疾患中常見的症狀之一,可見於西醫學的齲齒、牙髓炎、根尖周圍炎和牙本質過敏等。遇冷、熱、酸、甜等刺激時牙痛發作或加重,屬中醫的“牙宣”、“骨槽風”範疇。
一般局限於根尖部的牙周組織,包括牙骨質、牙周膜和牙槽骨的炎症。從病理上又分漿液性和化膿性根尖周炎。後一種,症狀明顯、病情嚴重,又稱為急性牙槽膿腫。它可將化膿性炎症擴散到根尖周外間隙,引起間隙紅腫、下臉水腫,影響視力。尤其是小兒,往往把它看成是眼部疾病,送至眼科檢查,然後才轉回口腔科治療,這種情況臨床並不少見。又如一個下頜第三磨牙的急性牙槽膿腫,它可引起咽旁間隙、嚼肌腮腺間隙,以至顳間隙、頜下間隙、口底諸間隙的化膿性感染。這種病人、病情相當嚴重,若得不到及時、合理的治療,病人預後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而慢性根尖周炎,症狀較輕,病程長,發展慢,常常形成瘺管,數月數年不愈。若形成慢性根尖囊腫,較大者可造成麵部變形。若本病發生在兒童,可使麵頜生長、發育受到影響,以致造成顏麵畸形。
1.治愈: 治療後至少1年內無症狀和體征;X線攝片顯示根尖周正常。
2.好轉:治療後,疼痛消失、腫脹或婁管消失。X線攝片顯示根尖周病變明顯縮小。
3.未愈:治療後,瘺管形成或有反複腫痛,根尖周病變未縮小。
防牙病最重要的就是每天的牙齒清潔:正確地刷牙,應采取上下豎刷牙法,早晚刷牙,每個牙麵刷8-10次;飯後漱口;使用牙線清潔相鄰的牙齒間隙;咀嚼木糖醇口香糖20分鍾左右;每月換一支新牙刷;每3個月看一次牙醫,有病治病,無病預防;注意含氟牙膏的用量(尤其是兒童),一般豌豆大小即可;刷牙力度適當,所使用的牙刷如出現刷毛外翻就應更換;如沒有牙周疾病可每年到牙科洗一次牙,應到具備良好消毒設施的牙科看牙,以免感染上乙肝、艾滋病;另外,注意少喝碳酸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