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癱的臨床表現十分特殊:多數病人往往於清晨洗臉、漱口時突然發現一側麵頰動作不靈、嘴巴歪斜。病側麵部表情肌完全癱瘓者,前額皺紋消失、眼裂擴大、鼻唇溝平坦、口角下垂,露齒時口角向健側偏歪。病側不能作皺額、蹙眉、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鼓腮和吹口哨時,因患側口唇不能閉合而漏氣。進食時,食物殘渣常滯留於病側的齒頰間隙內,並常有口水自該側淌下。由於淚點隨下瞼內翻,使淚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它分為周圍性和中樞性兩種。其中周圍性麵癱發病率很高,而最常見者為麵神經炎或貝爾麻痹。平常人們所常說的麵癱,在多數情況下是指麵神經炎而言。因為麵癱可引起十分怪異的麵容,所以常被人們稱為“毀容病”。
麵神經麻痹隻是一種症狀或體征,必須仔細尋找病因,如果能找出病因並及時進行處理,如重症肌無力、結節病、腫瘤或顳骨感染,可以改變原發病及麵癱的進程。麵神經麻痹又可能是一些危及生命的神經科疾患的早期症狀,如脊髓灰白質炎或Guillian-Barre綜合征,如能早期診斷,可以挽救生命。
鼻唇溝是人麵部的一個體表標誌,每個人都會有,深淺因個體差異而不同,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加深,一般在25歲即開始出現加深的趨勢,此後會隨著麵部的組織鬆垂而逐漸加重。
心理因素易引發麵癱
調查顯示,心理因素是引發麵神經麻痹的重要因素之一。麵神經麻痹發生前,有相當一部分病人存在身體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及身體不適等情況。
應注意保持良好心情
防止麵癱最好的辦法是平時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情,保證充足的睡眠,並適當進行體育運動,增強機體免疫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