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疹常單發,開始為圓形、橢圓形小紅斑,僅數毫米直徑,緩慢地離心性擴展,經數周至數月後,紅斑直徑可達50cm以上,皮損中央區消退後呈正常皮色或淡紫色,環的邊緣較寬,稍隆起皮麵,無鱗屑、水皰。好發於四肢、軀幹,特別在下肢。除輕度瘙癢外,無全身症狀,病程數月至年餘。若為Lyme病的皮膚表現時,可出現關節、神經係統和心髒等多係統症狀。
需與以下症狀相互鑒別:
持久性色素異常性紅斑又稱灰皮膚病。Ramirez(1957)首先記載,表現為紅斑或淡灰色色素沉著,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青壯年居多,性別無差異。本病多見於拉美國家。國內李伯塤等(1980)報告3例,李紹興等(1983)報告1例。以後國內陸續有病例報告。病因不明,有認為是持久性紅斑的一型,或是Riehl黑變病的特殊類型。Techen認為在本病活動期具有苔蘚樣反應,導致色素失禁,可能與色素性扁平苔蘚為同一或相關疾病。李伯塤等報告病例認為與日曬、昆蟲叮咬有關。範誌莘(1987)報告病例有穀氨酸氨基移換酶值升高,認為可能與環境汙染損傷肝髒有關。初起為紅斑,散在分布於麵部、軀幹和四肢,寧險峰(1992)報告的病例,皮疹累及兩手掌,頗為特殊。紅斑境界清楚,以後紅斑色淡轉為淡灰色。病變活動期,紅斑邊緣略隆起或原色素沉著斑邊緣繞以紅暈,有輕度浸潤,呈離心性擴大,形成環狀、多環狀或不規則形。本病發展緩慢,活動之紅色邊緣常在數周或數月內消退,留下色素沉著,有時在同一皮損區內同時有色素沉著和色素減退。通常無自覺症狀或在進行期有輕癢。無特效療法。
環狀紅斑(erythema annulare)是一組以環狀或回狀紅斑為特征的皮膚病,不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各種不同原因引起的真皮炎症反應,即血管擴張充血或細胞浸潤在皮膚上的表現。通常包括單純性回狀紅斑、離心性環狀紅斑、匍行性回狀紅斑、慢性遷移性紅斑和風濕性邊緣性紅斑等疾病。單純性回狀紅斑(erythema simplex guratum)係變應性血管反應,多見於女青年。
新生兒蕁麻疹,又名新生兒變應性紅斑,新生兒毒性紅斑,是一種常見的,原因不明的發生於新生兒的良性紅斑. 新生兒出生時或2~3天後在臀、背、肩等受壓部位的皮膚上出現孤立散發的紅斑樣皮疹,或多或少,直徑約1厘米或更小些,或融合成大片。紅斑中央有一小的白色或淡黃色的風團,高出表麵,有時散布一些皰疹,皰液無菌,但具有嗜酸性粒細胞。皮疹可在數小時後消退,而一批新的皮疹又出現,7~10天後退盡自愈。
本病好發於森林地區有大量蜱藏身的地方,進入森林後很容易被蜱叮咬。搞好環境衛生,滅鼠以消除傳染源,加強防蜱叮咬措施。外出作業或野營應做好防護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