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損保持穩定或消退現象,潮紅,皮鱗屑顯著減少,瘙癢不甚,舌質淡,苔薄白,脈弱。
肺癰
病因:本病由感受外邪,內犯於肺,或痰熱素盛,蒸灼肺髒,以致熱壅血瘀,蘊釀成癰,血敗肉腐化膿。勞累過度,正氣虛弱,則衛外不固,外邪易乘虛侵襲,是致病的重要內因。
臨床表現:如發熱,咳嗽、胸痛,咯吐腥臭濁痰,甚則膿血痰等,本病發病多急,常突然出現惡寒或寒戰,高熱,午後熱甚,咳嗽胸痛,咯吐粘濁痰,經過旬日左右,痰量增多,咯痰如膿,有腥臭味,或膿血相兼,甚則咯血量多,隨著膿血的大量排出,身熱下降,症狀減輕,病情有所好轉,經數周逐漸恢複。如膿毒不淨,持續咳嗽,咯吐膿血臭痰,低燒,出汗,形體消瘦者,則可轉入慢性。舌紅,苔黃或黃膩,脈滑數或實。恢複階段,多見氣陰兩虛,故舌質紅或淡紅,脈細或細數無力為多見。
腸結核
病因:正氣虧虛為內因,凡先天稟賦不強,後天嗜欲無節,如酒色過度、憂思勞倦,或大病久病失於調治,均可導致正氣虧虛,從而成為本病的內在發病基礎。
臨床表現:腹痛、腹瀉、右下腹腫塊、發熱、盜汗等。
乙型肝炎
病因:正虛邪戀,邪毒虛瘀為病因病機要點,邪毒熾盛,正氣虧損,正虛邪戀,血瘀絡阻。
臨床表現:
一、急性乙型肝炎 起病較慢,常常不伴有發熱。分為以下三期。
1、黃疸前期 常表現為食欲不振、全身乏力、厭油膩食物、惡心、肝區痛等症狀。
2、黃疸期 自覺症狀可略有好轉。鞏膜、皮膚出現黃染。肝髒可腫大,有充實感,伴有壓痛、叩擊痛。部分病例伴有脾髒腫大。
3、恢複期 黃疸消退,症狀減輕直至消失。部分病例轉變為慢性肝炎。
在HBV感染的基礎上再感染HDV,稱為重疊感染,易轉變為重型肝炎,恢複後約70%轉變為慢性。
二、慢性乙型肝炎
1、慢性遷延性肝炎 急性肝炎遷延6個月以上,反複出現疲乏、消化道症狀、肝區不適、肝髒腫大。肝功能檢查顯示血清轉氨酶反複或持續升高。病情遷延反複可達數年。愈後較好,少數轉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2、慢性活動性肝炎 病程超過半年,厭食、惡心、腹脹等消化道症狀及乏力、萎靡、失眠、肝區痛等神經症狀明顯,肝髒腫大。可伴有肝掌、蜘蛛痔、毛細血管擴張或肝病麵容。肝功能持續異常特別是血漿蛋白的改變。
三、重症肝炎 約占全部病例的0.2%-0.5%,但病死率極高。
1、急性重症肝炎 亦稱暴發性肝炎。多由營養不良、嗜酒或服用損害肝髒藥物等誘因所致。起病10日內出現黃疸迅速加深、肝髒縮小、有出血傾向、腹水增多,有肝臭、急性腎功能不全和不同程度的肝性腦病。肝性腦病早期表現為嗜睡,性格改變、煩躁、譫妄,後期表現為不同程度的昏迷、抽搐、錐體束損害體征、腦水腫和腦疝等。病程不超過3周。
2、亞急性重型肝炎 多見於急性黃疸性肝炎患者。病程較長,可達數月。易發展為壞死後性肝硬化。
3、慢性重型肝炎 有慢性活動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史、體征和肝功能損害。表現類似於亞急性重症肝炎。
四、淤膽型肝炎 主要表現為較長時期的肝內梗阻性黃疸,表現有皮膚瘙癢、糞便顏色變淺、肝髒腫大及肝內梗阻性黃疸的實驗室檢查結果。
中醫治療乙型肝炎:補虛解毒,調理氣血為治療要點
抑製乙肝病毒,調節機體免疫功能和保護肝功能為現代醫學治療乙肝的主要方法,中醫總的治則為扶正祛邪。祛邪即祛除疫毒,邪毒;扶正即調補髒腑氣血功能。我們提倡以中醫的宏觀辨證結合現代醫學的微觀研究的論治原則,在具體治法上采用辨證論治,固定複方,單味藥的選擇三個方麵的有機結合,以固定複方為基礎,結合辨證論治,單味有效藥的選擇。
1解毒祛邪:適於急性期以邪實為主,目的是清除病因。邪毒不能徹底清除則病難求痊愈;由於病邪為疫毒、邪毒、伏邪,邪伏血分,所以要選用入血解毒藥,以甘寒涼血解毒之品效佳,如白花蛇舌草、土茯苓、田基黃、板蘭根、蒲公英、金銀花、半枝蓮、虎杖等。偏濕熱選加茵陳、金錢草;血分熱熾選加茅根、紫草、丹皮、小薊、赤芍。注意少用或忌用苦寒藥,苦寒藥易損傷脾胃,冰凝氣血,不利毒邪清除,故不宜久服。
2補虛扶正:運用本法的目的是增強正氣,提高免疫功能,促進病毒的清除。關健是辨認虛在何髒,以及陰陽屬性和程度。一般言本病虛大多在脾腎。從臨床觀察,本病共同的症狀是胃呆納少,神疲乏力。如果能及時抓住脾氣虧虛這個關鍵,采用健脾益氣之法,則土肥而木榮,既可堵肝木之乘,又可滋養肝木而遂其疏泄條達之能。“五髒之傷、窮必及腎”“久病及腎”腎與機體免疫功能有著密切關係,所以溫補脾胃,滋養肝腎是治療本病的主要方麵。益氣健脾用參茂術草,滋養肝腎選肉灰蓉,仙靈脾、桑寄生、構杞、巴戡;養血柔肝宜當歸,白芍、生熟地黃、何首烏、黃精。由於本病在正氣不足之處往往存在邪毒留戀,所以不可唆補,不可誤補。
3調理氣血:運用本法的目的是改善肝髒微循環,加速病灶的吸收和修複,其內容包括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兩方麵,但以後者為主,因肝為剛髒應柔,肝藏血宜養,理氣藥多辛香燥烈,乃肝家所忌之品,一般不宜多用久用,以免耗傷氣陰;活血化瘀是針對瘀而施治,乙肝病延曠日,肝組織損傷,微循環障礙和纖維形成,血小板聚集,血液濃稠度增高等瘀血征象明顯,運用活血化瘀法可減少病變部位的缺血,改善肝髒營養及氧氣供應,防止肝細胞的壞死和纖維組織增生,加速病灶的吸收和修複,軟縮脾髒,降低靜脈高壓,在臨床上部分慢乙肝患者無明顯的血瘀見證,但實際上已存在絡阻血運障礙,故盡早恰當的加人理血之品,一則有助肝氣舒暢,二則改善微循環防止血瘀證的形成,所謂“活血化瘀不嫌其早”。一旦瘀血形成,如肝脾腫大,青筋暴露等證出現,則治療難度就更大。常用的活血化瘀藥,輕則丹參、當歸、澤蘭葉活血通絡,稍重則選桃仁、赤芍、地龍、鬱金、川芎、大黃等活血化瘀。瘀積形成則宜水蛭、土元、鱉甲、山甲、三梭、莪術等破血軟堅。應用本法要結合補虛法,采用補血活血,益氣活血,柔肝行瘀等消補結合,所渭“緩中補虛”,肝病“宜曲宜緩”。
4中醫治療乙型肝炎,改善肝功能及微觀病理變化:血清穀丙轉氨酶活性增高,提示肝髒有炎症,肝細胞變性壞死或肝細胞膜通透性增加,大量細胞內轉氨酶被釋放到血液中去,如升高達400u~500u以上,說明熱毒亢盛,正氣尚足,宜茵陳、公英、虎杖、蘭根、半枝蓮等清熱解毒藥阻遏邪勢,俟邪勢稍殺則正氣足以祛邪外出;若長期波動在200u~300u,時好時壞遷延不愈,則為熱毒殘留,邪雖不盛,但正氣已虛,當以扶正兼顧祛邪,陰虛選棗仁、構杞、女貞子,氣虛者參芪術草,陽虛仙茅、仙靈脾、五昧、巴戟。尚有部分表現為濕重瘀熱者,當以利濕活血法。高血清膽紅素,則重用赤芍、大黃、虎杖清熱涼血,活血化瘀,解毒退黃。濁絮異常,主要是血清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高所致,應在補氣養血,健脾補腎的基礎上配合涼血活血之藥,以改善肝功能,促進蛋白質的合成,本人習慣以重用黃芪加地龍而收效,其它如仙茅、巴戟、鱉甲、當歸、丹參等均可隨證選用。血脂增高者可配合清肝利膽,化滯消痰之品,如金錢草、決明子、山楂、鬱金、澤瀉、青黛等。血小板偏低伴出血者加三七、阿膠。病毒複製期應重用甘寒涼血解毒藥,e抗原屬乙肝抗原部分中的中心構成部分,e抗原陽性說明肝病嚴重,具有傳染性,轉為慢性肝硬化的可能性大,對e抗原的轉陰,除用大劑清熱解毒外,可用仙茅、仙靈脾、黃芪、蜂房、巴戟、豬苓、丹參、桃仁等助陽通陽益氣活血藥,則有助於e抗體的出現,而e抗體的出現則能使e抗原轉陰,促使肝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