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 |
全身
|
腫瘤科
|
核磁共振成像(MRI)對 神經係統的病變、脊髓脊椎的病變、心髒大血管的病變、腹部盆腔髒器的檢查及關節軟組織病變有診斷意義。
|
WBC |
血液血管
|
|
白細胞計數值的高低可提示累及白細胞係統的疾病。白細胞計數增多,見於急性感染、尿毒症、嚴重燒傷、急性出血、組織損傷、大手術後、白血病等。白細胞計數減少,見於傷寒及副傷寒、瘧疾、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粒細胞缺乏症、脾功能亢進,X線、放射性核素照射,使用某些抗癌藥物等。
|
中性粒細胞計數 |
血液血管
全身
|
血液科
|
中性粒細胞計數(NEUT)測定對炎症感染的診斷有重要價值。增多見於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敗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減低見於傷寒、副傷寒、病毒性感染、瘧疾、粒細胞缺乏症、化學藥物中毒、X線和放射線照射、抗癌藥物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進等。
|
抗核抗體 |
全身
|
風濕科
|
抗核抗體(ANA)測定對一些免疫性疾病的診斷有輔助意義。增高見於係統性紅斑狼瘡、混合性結締組織病、硬皮病、類風濕關節炎、幹燥綜合征、藥物性狼瘡(如抗心律失常藥物普魯卡因胺、降壓藥肼屈嗪、治癲痛藥物。抗甲狀腺藥物硫脲嘧啶等引起的狼瘡)等。
|
梅毒血清試驗 |
血液血管
|
傳染科
|
梅毒血清試驗對梅毒感染的診斷有重要作用。梅毒血清試驗是用於梅毒疾病的診斷試驗。根據所用抗原不同,梅毒血清試驗分為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和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臨床上是兩種結果均為陽性可以確診為梅毒感染,即為現症梅毒。
|
尿維生素B1 |
全身
足部
|
|
尿維生素B1(VitB1,VB1)檢查可了解體內維生素B1量的情況,了解有無維生素B1的缺乏狀況。升高見於白血病、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霍奇金病。減少見於腳氣病、甲狀腺功能亢進、丙酮酸羧酶缺乏症、重度營養不良、心功能不全、酒精中毒、哺乳期、腹瀉等。
|
頭顱平片 |
頭部
|
核醫學科
|
頭顱平片用於觀察頭顱是否有異常病變。頭顱平片上可出現以下定位征:顱壁局限性變化,多見於腦膜瘤;蝶鞍變化;岩骨及內耳道變化,靠近岩骨尖和內耳道的腫瘤,如聽神經瘤可使內耳道擴大、岩骨頭破壞,晚期可形成骨缺損;鈣斑,腦瘤較易發生鈣斑;鬆果體鈣斑移位,根據鬆果體鈣斑移位方向可大致估計腦瘤位置。
|
催乳素 |
顱腦
|
婦科
|
泌乳素可促進乳腺發育與泌乳,對女性疾病的診斷有一定意義。泌乳素偏高的話可以引起月經不調、溢乳、.骨質減少及有較高泌乳素時可出現視覺障礙、神經係統疾患,垂體功能減退、腦出血、腦脊液體鼻溢等疾病。
|
每分鍾最大通氣量 |
肺
|
呼吸內科
|
每分鍾最大通氣量(MVV)檢查實質是通氣儲備能力試驗,用以衡量胸廓肺組織彈性、氣道阻力、呼吸肌力量。醫學上多用實測值與理論預計值的比例來表示其大小。正常大於80%,低於60%為異常-通氣儲備能力降低。 需要檢查人群: 呼吸困難,有缺氧體征患者。
|
抗利尿激素 |
顱腦
|
腎內科
|
抗利尿激素測定對尿液濃縮和稀釋相關疾病的診斷有輔助作用。升高見於細胞外液滲透壓高,體液容量減少,某些腫瘤、顱腦損傷、過多注射利尿激素,應激情況等。減低 見於尿崩症、腎病綜合征、煩躁多飲綜合征,細胞外液滲透壓下降,體液容量增加等。
|
普通透視檢查 |
全身
|
|
普通透視檢查(透視)能立即得到檢查結果,可同時觀察器官的形態和功能。
|
直接塗片檢查 |
其他
|
內科
|
直接塗片檢查可發現革蘭氏陽、陰性球菌或杆菌,如能密切結合臨床資料,有一定診斷參考價值。
|
小氣道功能 |
肺
|
呼吸內科
心胸外科
|
患者未出現臨床不適及常規肺功能檢查正常之前,小氣道功能測定可能發現早期變化,對疾病的早發現、早治療有積極意義。
|
生理無效腔 |
肺
|
|
Vd/Vt有助於了解死腔通氣量,協助肺血管疾病診斷和評價。Vd/Vt增大可見於肺泡無效腔增加抅的疾病,如各種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減少如肺氣腫,肺血流量減少和肺血管栓塞。
|
ASO試驗 |
全身
|
|
抗鏈球菌溶血素“O”試驗可檢測出近期被溶血性鏈球菌感染過,並用以輔助診斷風濕熱、腎小球腎炎等病患。
|
痰液常規檢查 |
肺
|
|
(一)痰的顏色與性狀檢查
1.痰的顏色為黃色,為膿性痰,表示有化膿性感染。
2.痰的顏色為綠色,見於綠膿杆菌感染。
3.痰的顏色為紅色或棕色,表示痰中帶血,見於肺癌、肺結核、支氣管炎,痰呈粉紅色泡沫狀時可能是急性肺水腫。
4.痰的顏色為棕褐色時,見於阿米巴肺膿腫。
5.痰呈爛桃狀時,是由於肺壞死組織分解形成,見於肺吸蟲病,顯微鏡下可找到肺吸蟲卵。
6.痰的顏色為鐵鏽色時,見於大葉性肺炎。
7.痰的氣味呈惡臭味時,見於肺膿腫、支氣管擴張及肺的惡性腫瘤晚期。
(二)顯微鏡檢驗
痰液顯微鏡檢查可以直接發現病原體或提示呼吸係統疾病的性質。痰中見到紅細胞表示肺或氣管有出血,少量白細胞出現是正常現象,大量白細胞表示有化膿性炎症。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時痰內可見多量變形和壞死的柱狀上皮細胞。痰中還可見到心力衰竭細胞,彈力纖維,放線菌,夏克—雷登結晶,寄生蟲或蟲卵包括蛔蟲、包蟲、阿米巴等,在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的病人中或肺孢子蟲感染的病人中還可以查到肺孢子蟲卵囊。
|
厭氧菌檢測 |
顱腦
口
肺
女性生殖
|
|
厭氧菌檢測就是檢測感染部位有無厭氧菌。厭氧菌感染是一種內源性感染,病種遍及臨床各科,人體的各個部位,各種器官均可發生厭氧菌感染。
|
尿鈣 |
頸部
其他
|
腎內科
體檢保健科
|
尿鈣測定可了解24h尿液中鈣的濃度。尿鈣的變化可反映血鈣的變化,但尿鈣值變化很大,鈣、蛋白質的攝入和磷的排出可影響鈣的排出,尿磷高則尿鈣低。
|
冷凝集試驗 |
肺
|
血液科
|
冷凝集素試驗主要檢測體內有沒有自身完全抗體以IgM為主,在0-4°C條件下,自身完全抗體可以與自身紅細胞、O型紅細胞或受檢者同型紅細胞發生凝集反應,當溫度上升到37°C後,凝集現象消失。
(1)主要用於診斷冷凝集素綜合征,凝集效價≥256就有病理意義。冷凝集素綜合征多在1:1000以上。
(2)冷凝集素試驗陽性也可見於支原體肺炎、淋巴瘤、鉤蟲病、瘧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肝硬化、多發性骨髓瘤等疾病,但不會超過1:1000。
|
尿本周蛋白 |
腎
|
|
尿本周蛋白(BJP)常出現於骨髓瘤患者尿中,有診斷意義。
|
尿汞 |
全身
|
腎內科
腫瘤科
肝病
|
尿汞(Hg)測定對汞中毒有診斷意義。
|
氣道阻力 |
肺
|
呼吸內科
|
氣道阻力(R)用於各種阻塞性通氣功能障礙性疾病以及機械通氣和呼吸監護等情況。
|
回歸熱螺旋體 |
全身
|
心血管內科
消化內科
體檢保健科
|
在血片上紅細胞內見到螺旋體或在血液中見到活動的螺旋體,即可診斷為回歸熱螺旋體所致的回歸熱病。
|
尿鉻 |
全身
|
腎內科
急診科
|
尿鉻測定是診斷鉻中毒的特異性指標,常結合血鉻含量測定。增高見於鉻中毒、肺癌。 減低:見於妊娠、1型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等。
|
嗜異性凝集試驗 |
血液血管
骨
|
|
本試驗是診斷EB病毒感染的一種血清學指標。
這是另一種檢測EBV感染的項目。EB病毒感染者血清中產生的一種能夠疑集異種動物紅細胞的IgM型抗體。此抗體多在發病後一周出現,滴度多在發病3~4周內到高峰,恢複期迅速下降。陽性率可80%~90%。凝集價在1:64以上,或前後兩次測定效價上升4倍以,上者有診斷意義。本試驗臨床常用,但需注意:5歲以下小試驗多為陰性,因此,陰性不能完全排除診斷;本試驗為非特異性試驗,某些正常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以及少數惡性組織細胞病、單核細胞性白血病、結核杆菌感染患者等也可呈陽性。
|
乳酸(LA) |
血液血管
|
血液科
|
乳酸(LA)是腦脊液的一種檢查方法。增高見於腦缺血、缺氧,顱腦損傷,顱高壓綜合征,驚厥,顱內出血,腦膿腫,多發性硬化症,細菌性腦膜炎,結核性腦膜炎等。病毒性腦膜炎不增高。
|
丁型肝炎病毒 |
肝
血液血管
|
傳染科
消化內科
|
檢測抗-HDIgM可作為鑒別HDV與HBV聯合或重疊感染的指標。聯合感染時,抗-HDIgM呈一過性升高;而重疊感染時,抗-HDIgM的升高多為持續性,如抗-HDIgM升高的同時伴有肝功能異常,提示病情惡化。
|
FLA-ABS試驗 |
血液血管
|
皮膚科
皮膚性病
|
對於畏寒、發熱等此外尚可發生神經炎、關節炎、淋巴結炎、鼻炎、虹膜睫狀體炎、睾丸附睾炎、脛骨骨膜炎、腎炎以及肝脾腫大等多種組織器官症狀的人群有重要作用。
|
尿肌紅蛋白 |
血液血管
肌肉
|
腎內科
腫瘤科
|
尿肌紅蛋白(UMb)測定對肌組織損傷及代謝紊亂的診斷有一定意義。
|
寒冷凝集試驗 |
免疫係統
|
血液科
|
寒冷凝集試驗主要用於診斷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肺炎支原體感染的患者發病後每1-2周檢查一次Ca,效價呈4倍升高,第4周達到高峰。 其他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重症貧血、瘧疾、骨髓瘤、腮腺炎、螺旋體病、恙蟲病、錐蟲病、葡萄球菌敗血症、肝硬化等也可呈陽性反應。 需要檢查的人群:發病初期有咽痛、頭痛、發熱、乏力、肌肉酸痛、食欲減退、惡心、嘔吐、中後期有陣發性刺激性咳嗽、痰中帶血、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的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