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炎的症狀及治療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7-05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胃腸炎可以說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了,胃腸炎其實是可以分為急性胃腸炎和慢性胃腸炎的,胃腸炎的發病給患者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生活中很多胃腸炎的患者會有疼痛,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可以說胃腸炎的發病對患者生活的危害是很大的。

胃腸炎的症狀及治療

那麼這一種常見的胃腸疾病到底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哪些不好的影響呢?胃腸疾病又是如何危害我們的身體的呢?那麼得了胃腸炎疾病有哪些好的治療方法呢?

 胃炎(weiyan)由各種病因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胃粘膜炎性變化。急性胃炎可分為單純性、腐蝕性、感染性和化膿性4種。常見為單純性胃炎。本病可由化學因素(藥物、烈酒等)、物理因素(過冷、過熱或過粗糙的食物)、微生物感染或細菌毒素(沙門氏菌屬,嗜鹽菌致食物汙染,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毒素和腸道病毒感染等)引起。致病因子直接損傷胃粘膜表麵細胞,削弱胃粘膜的再生能力,破壞了胃粘膜屏障。另外,胃粘膜缺血和胃酸分泌過多也參與作用。胃炎所造成的病理改變為胃粘膜充血、水腫,粘液增多、出血、糜爛及退行性改變等。細菌或病毒所致的急性胃炎,在進食被汙染食物數小時或24小時後急性起病。可有上腹不適、疼痛、惡心、嘔吐,因常伴發腸炎性腹瀉,故又稱急性胃腸炎。重者可出現發熱、脫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狀。一般病程短暫,數天內可好轉自愈。發病後要停止一切對胃有刺激的飲食和藥物,多飲水,短期禁食。必要時服用四環素,黃連素等藥物。注意飲食衛生,勿暴飲暴食,節製飲酒,不吃不易消化或腐敗變質食物是防止急性胃炎發生的關鍵。慢性胃炎,根據胃鏡檢查所見的胃粘膜形態學傳統的分類法,分為淺表性、萎縮性和肥厚性胃炎。

  臨床上認為淺表性胃炎是萎縮性胃炎的前期病變,淺表胃炎可以治愈,也可以轉變為萎縮性胃炎。萎縮性胃炎發展為胃癌的可能性約為9%。肥厚性胃炎為單獨的一型,不演變為其它類型。

  慢性胃炎病因迄今不完全明確。可與下列因素有關:(1)急性胃炎的遺患。(2)刺激性食物和藥物的作用。(3)膽汁反流。由於幽門鬆弛,膽汁反流至胃內破壞胃粘膜屏障而致。(4)免疫因素。部分萎縮性胃炎患者的血液、胃液中可找到抗壁細胞抗體,以及胃粘膜有彌漫的淋巴細胞浸潤,認為自身免疫反應可能與萎縮性胃炎的發生有關。淺表胃炎的病理改變為胃粘膜充血、水腫、滲出、糜爛及出血等;萎縮性胃炎為粘膜皺襞平坦或消失;肥厚性胃炎為粘膜增厚,上皮細胞增生。臨床表現主要是消化不良症狀,進食後上腹部疼痛,可出現貧血、上消化道反複出血。胃竇部胃炎發生胃癌較胃體部胃炎多見。通過胃液分析,胃脫落細胞檢查、X線鋇餐和胃鏡檢查,以及血清抗壁細胞抗體試驗和血清胃泌素測定,有助於胃炎的分型診斷。如能早期發現,及時治療,可能治愈。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對胃有刺激的食物和藥物,戒煙、酒,均有助於預防慢性胃炎的發生。

  1)忌飲食無規律:胃炎的飲食原則上應清淡、對胃黏膜刺激小的為主,但並非清淡飲食就能緩解病人的症狀。應以飲食規律,勿過饑過飽,少食多餐為原則。尤其是年老體弱,胃腸功能減退者,每日以4~5餐為佳,每次以六七成飽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質的比例,注意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含量。

  (2)忌煙酒辛辣刺激食物: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層,對胃黏膜有較大的損 害,人們在吸煙時候,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溶解並附著在口腔、咽喉部,隨吞咽進入胃內,這些有害物質對胃黏膜也有很大損害。因此,急、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戒除煙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惡性變。辣椒,芥末、胡椒、濃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飲料,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症,也應戒除。

  (3)忌過冷、熱、硬食物:過涼的食物和飲料,食人後可以導致胃痙攣,胃內黏膜血管收縮,不利於炎症消退;過熱的食品和飲料,食入後會直接燙傷或刺激胃內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應軟硬適度,過於堅硬粗糙的食品、粗纖維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燒烤的食品,食用後可加重胃的機械消化負擔,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損傷,加重黏膜的炎性病變。

  (4)忌不潔飲食:胃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淨,不要吃變質食品。因為被汙染變質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細菌毒素,對胃黏膜有直接破壞作用。放在冰箱內的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後再吃,如發現變質,要堅決扔掉,禁止食用。

都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其實胃腸炎的發病與日常人們的飲食習慣是息息相關的,因此日常生活中為了保護我們的胃腸健康一定要吃一些健康的食品,同時也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