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基礎之經絡學說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6-01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在中醫中,我們經常性的可以聽到經絡的說法,其實在中醫中,經絡學說是中醫治病保健的基礎所在的,經絡學說是中醫研究人體本身的一大方法說在的,其係統性,精湛性都是相當的強的,中醫也就是在這個的基礎上發展成型的,學習中醫,一定要了解這些的。

我們在學習中醫,了解中醫的時候,是一定要對經絡學說有詳盡的,清晰的認識的,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對中醫有著一定的詳盡的把握的,經絡遍及人體全身,聯絡人體各大係統,對於人體內循環的運營起著基礎性的作用的。

經絡,是經脈和絡脈的總稱。是人體運行氣血,聯絡髒腑形體官竅。溝通內外上下,感應傳導信息的通路係統。是人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分為經脈和絡脈兩類,其區別在於:經,有路徑之意。經脈是經絡係統的主幹,多循行於人體的深部,有固定的循行部位,多為縱行。絡,有網絡之意,絡脈是經脈的小分支,可循行於淺表,縱橫交叉,網絡全身,無處不至。

經脈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是經絡係統的主幹。主要有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

十二經脈又稱十二正經,與奇經相對而言。十二經脈包括手三陰經、手i陽經、足三陰經、足三陽經十二條。是經絡係統中的主體部分,與髒腑有直接的絡屬關係.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八脈即督脈、任脈、衝脈、帶脈、陰蹺脈、陽蹺脈、陰維脈、陽維脈,合稱為奇經八脈。具有加強十二經脈聯係和調節十二經脈氣血的作用。十二經別是十二經脈別出的有一定循行特點的另一類經脈,是十二經脈的最大分支。十二經別分別起於四肢肘膝關節以上部位.具有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裏兩經的聯係和補充十二經脈循行的作用。

絡脈是經脈的小分支,有別絡、浮絡、孫絡之分。浮絡是浮行於人體淺表部位的絡脈。孫絡是最細小的絡脈,亦稱孫脈。別絡是絡脈中較大者,十二經脈與督任二脈各分出一支別絡,加上脾之大絡,合為十五別絡。別絡有本經別走鄰經之意,具有加強聯係和滲灌氣血的作用。

除經脈和絡脈之外的連屬部分主要包括十二經筋和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與筋肉和體表的連屬部分。十二經筋是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於筋肉、關節的部分。具有連綴四肢百骸,主司關節運動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經脈功能活動在體表一定部位上的反映區。把全身皮膚劃分為十二個部分,分屬於十二經脈,而稱為十二皮部。

經絡係統對各種刺激具有感應和傳導的作用。經絡係統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通過經氣的流注,將人體內外的各種刺激反應進行傳遞。經絡對針刺、熨灸、按摩、推拿等的刺激,有靈敏的感應與傳導作用。如針刺療法中的“得氣”,“行氣”,使“氣至病所”,就是經絡對治療的感應傳導作用的體現。

在中醫中,經絡是人體血液,氣息運用的通道的,將人體的各種刺激反應,不良的邪,和陽氣的正,陰陽循環運作與全身,因此來說疏通經絡,保證經絡的暢通,是保證人體健康的本源所在的,這個是中醫治病的第一要言的。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文章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