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平等”艾滋病日關愛艾滋病人

作者:養生專家  時間:2013-02-06 00:00:00  來源: 大眾養生網

 

一直以來“艾滋病”都是收到社會各界的關注。關注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每年這個時候,我們都要莊嚴重申對生命的信念、對歧視的拒斥、對信任和溫情的企望。

 

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一書中稱艾滋病和結核病、癌症一樣“僅是身體的一種病”。是的,艾滋病無論看上去多麼令人驚悚,它都是生命的一種創傷,我們可以對病毒望而生畏,但請不要把艾滋病人拒之千裏。他們已然被病毒所戕害,文明社會有無可爭辯的責任和道義,保證他們不被第二次灼傷。

 

12月1日,我們不想說這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因為它一旦變得“特殊”就難免落入蘇珊·桑塔格所言的“隱喻陷阱”;我們隻想說,在這樣一個日子裏,社會終於可以從熙攘的生活中抽身,以製度羽翼去探詢、體察和庇佑艾滋病群體的生存之艱難。“溫水煮青蛙”的痛楚,絕非外人可以想象,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賦予其希望和信心。

 

魯迅說,絕望之於虛妄,正與希望相同。這意味著悲涼到刻骨之後,從塵土中盛放的生命之花依然可以熠熠生輝。對於艾滋病人來說,如果他們等待的不是死亡,便是福音。或許他們的生命最終還是會遽然而逝,但至少等待的過程蘊藏著生命的星星之火,和社會對卑微個體的無上敬畏。

 

今年世界艾滋病日的主題是“實現零戰略目標、零新發感染、零歧視和零死亡”;我國艾滋病日主題是“行動起來,向零艾滋邁進,全麵預防、積極治療、消除歧視”。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還是發現艾滋病30周年。30年來,這一世紀疾病見證著人類無處寄托的哀慟以及向死而生的非凡努力。

 

據統計,截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3400萬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全球70億人口中,我們必須相信,艾滋病群體並不是一種異數,隻是一種病人;不是一種例外,隻是一種意外;不是一種傷疤,隻是一種傷痛;不是一種恥辱,隻是一種現實。艾滋病以及艾滋病群體,不應被以任何形式妖魔化或汙名化,他們包孕在我們之中。

 

然而,歧視仍然是刻骨甚至刻毒的。對於艾滋病群體來說,備受歧視已然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每天與異樣的目光、不加掩飾的拒斥甚至製度性歧視相伴相生。他們的生活即使不能說暗無天日,至少也是沒有任何前途和光亮的。這也許是比死亡陰影更令人難以忍受的無邊和無望的鐵幕。

 

歧視的反麵正是文明。一個社會的文明進化到什麼程度,它就會以何種程度的寬容與體恤去對待艾滋病群體。在“向零邁進”的漫漫征途中,零新發感染需要個人負責,零死亡需要命運負責,而零歧視卻需要社會負責,需要文明負責。用哲學家費爾巴哈的話來說,就是“一個需要用我們的鮮血做圖章來擔保的責任”。

 

實現零歧視,政府的責任不可推卸。對於艾滋病群體來說,首先需要確保的就是不遭到製度性歧視。他們的所有正當權益需要得到更加悉心的嗬護,他們需要活下去,而且要帶著希望、有尊嚴地活下去。他們不應被以任何的形式拋棄,因為有艾滋病不是一種恥辱,拋棄他們才是。

  • 男科醫院
  • 婦科醫院
  • 皮膚科醫院

猜你喜歡


相關問答


養生食療

藥企品牌推薦

查看更多>>



一周熱門


熱點排行

  • 飲食
  • 偏方
  • 減肥
  • 美容

熱門精選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