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天氣易耗氣傷津,合理調整飲食有助於祛暑生津、改善脾胃功能。建議選擇藥食同源的食物,必要時可配合中藥調理。
暑熱侵襲易導致津液虧損,出現口幹咽燥、食欲減退等症狀。冬瓜、綠豆、蓮藕等食物富含水分及礦物質,能輔助清熱利濕。山藥、扁豆、蓮子含有黏蛋白及膳食纖維,可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脾胃運化能力。酸梅湯、烏梅飲等酸性飲品可刺激唾液分泌,緩解口渴。存在明顯暑濕症狀時,藿香正氣口服液能解表化濕;生脈飲適用於氣陰兩虛型疲乏;香砂六君丸可改善脾虛氣滯導致的腹脹。需注意藥物存在禁忌證,如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含糖製劑。
日常應避免空腹食用冰鎮食品,烹飪時減少辛辣刺激調料。濕熱較重者可適量飲用荷葉薏米粥,餐後半小時進行散步促進胃腸蠕動。若出現持續乏力、反複腹瀉或體重驟降,需及時進行血常規及胃腸功能檢查,切勿盲目使用健胃消食類藥物。用藥前需由中醫師辨證,確認藥物與體質及病證的適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