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有以下幾種病因:
1、中毒:如鉛、砷、汞、磷等重金屬,呋喃西林類、異煙肼、鏈黴素、苯妥英鈉、卡馬西平、長春新堿等藥物以及有機磷農藥等有機化合物。
2、營養代謝障礙:如B族維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慢性消化道疾病、妊娠等。
3、感染:常伴發或繼發於各種急性和慢性感染,如痢疾、結核、傳染性肝炎、傷寒、腮腺炎等,少數可因病原體直接侵犯周圍神經所致,如麻風神經炎等。
4、過敏、變態反應:如血清治療或疫苗接種後神經炎等。
5、其它:如結締組織疾病,遺傳性疾病如腓骨肌萎縮症、遺傳性共濟失調性周圍神經炎、遺傳性感覺性神經根神經病等。此外,軀體各種癌症也可引起多發性神經炎,且可在原發病灶出現臨床症狀之前數月發生,應引起警惕。
除少數病因(如麻風)所致者周圍神經有炎性改變外,病理改變主要是周圍神經的節段性脫髓鞘改變和軸突變性,或兩者兼有。少數病例可伴有神經肌肉連接點的改變。
少數病例病情迅速發展,早期顱神經即受影響肢癱瘓出現呼吸困難和心動過速。
1、癱瘓:是隨意運動功能的減低或喪失,是神經係統常見的症狀,癱瘓是上、下運動神經元、錐體束及周圍神經病變所致。
2、呼吸困難:是呼吸功能不全的一個重要症狀,是患者主觀上有空氣不足或呼吸費力的感覺;而客觀上表現為呼吸頻率、深度、和節律的改變。
3、竇性心動過速:是指成人竇房結衝動形成的速率超過每分鍾100次,速率常在每分鍾101-160次之間。竇性心動過速開始和終止時,其心率逐漸增快和減慢,竇性心動過速是常見的心律失常。
1、對稱性四肢近端肌肉無力,下蹲,起立,上樓梯困難,雙手抬舉困難。
2、頸肌、咽喉肌無力,抬頭困難,聲音嘶啞,吞咽困難,呼吸肌無力致呼吸困難,紫紺。
3、肌痛,頸肩、上臂、前臂、大腿、小腿多見。
4、肌肉萎縮,肢體近端多見。
5、皮膚損害,如頭麵部浮腫性紫紅斑等。
6、少數有發熱、關節痛等。
一、病史及症狀
多有重金屬(砷、汞、鉛)接觸史或呋喃西林、異煙肼等藥物服用史,或維生素缺乏、糖尿病、尿毒症等病史
二、體檢發現
1、可有肢體遠端為著的對稱性感覺異常(疼痛、麻木、過敏、減退)常呈手套、襪套式
2、動障礙,肌力減退、肌張力低下、腱反射減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體遠端為主的肌肉萎縮
3、植物神經功能障礙,肢端皮膚發涼、蒼白、發紺或出汗障礙,皮膚可粗糙變薄等
1、血白細胞可輕度升高,營養障礙性貧血,糖尿病性則血,尿糖增高。
2、電生理檢查,MCV(運動神經傳導速度),SCV(感覺神經傳導速度)均可減慢或消失,EMG(肌電圖)呈失神經改變。
一、患者宜多吃什麼:
1、無濕熱者宜多食滋補肝腎食物:如肉類、牛羊乳、豆類、枸杞子、山藥等。
2、有濕熱者宜多食用能清熱利濕的食物:如蕹菜、蘿卜、冬瓜、薏苡仁、豆芽等。
二、患者應少吃什麼:
忌食生冷、堅硬、不易消化的食物,濕熱證忌食辛辣、溫熱的食物,如酒、辣椒、幹薑、胡椒、桂皮等。
加強勞動保護,預防金屬和農藥中毒,盡量少用呋喃類藥物(如需要服用時,可同時加服維生素B族藥物)等。
一、多發性末梢神經炎中醫治療方法
紅參8~10g、黃芪30~50g、當歸30g、白芍15g、吳萸5g、木瓜30g、檳榔12g、蘇葉8~10g、桔梗12g、桔紅12g、陳皮10g、木通10g、地龍10g、甘草5g。水煎,雞鳴時服頭煎,天亮時服二煎。
主治:末梢神經炎,中毒性周圍神經炎,周圍神經根炎。
加減:伴口苦、寒熱往來者,加小柴胡湯和解表裏;苔白滑或痰多或嘔逆或挾氣鬱者,去黃芪、當歸、白芍,加蘆根15g,清熱利濕,半夏10g、茯苓15g、厚樸12g,燥濕化痰、理氣解鬱,降逆止嘔;心煩者加焦梔12g;心悸者,加棗仁15g;患肢有灼熱感者,加知母12g、丹皮12g,清熱涼血;兼見五心煩熱者,再加地骨皮20g,清熱除蒸;肢冷者,加桂枝10g,溫陽通絡;有瘀血見症者,加蘇木5~10g;上肢麻痹甚者,加桂枝10g、葛根15g、白芷10g,以引藥橫行手臂;下肢麻痹甚者,加淮牛膝10g,踝關節以下者,再加地風皮10g,引藥下行;治療進入恢複期,膩苔已去,僅患肢乏力,加川仲10g、補骨脂12g、熟地30g、製首烏30g、狗脊15g,滋肝益腎、強骨壯力。並可用健步虎潛丸收功。
二、多發性末梢神經炎西醫治療方法
1、積極治療原發病(糖尿病、尿毒症等),改善營養糾正維生素缺乏,避免有害金屬及藥物接觸。
2、對症:選用營養神經藥物,如維生素B12、B1、B6、胞二磷膽堿、輔酶Q10、神經生長因子等。
3、改善未梢循環可用:地巴唑、丹參片、川芎嗪注射液,706代血漿或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V。D1次/d,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