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動脈竇位於頸內動脈的分叉部,該部形成擴張即稱為頸動脈竇,內有壓力感受器,經舌咽神經與延髓的孤束核、迷走神經背核相連。刺激頸動脈竇可影響動脈血壓、心率、心肌做功、心輸出量、動脈阻力及靜脈容量。其反射通路是經過竇神經(迷走神經的分支)至孤束核,再傳至迷走神經背核,經迷走神經傳出纖維,產生心率減慢和血壓下降。但正常情況下,心率減慢一般在5次/min以內,收縮壓和舒張壓下降均在1.33kPa(10mmHg)以內。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頸動脈竇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異常增高,當感受外界刺激時,一方麵副交感神經張力明顯增加,引起竇性心率明顯減慢,PR間期延長,高度房室傳導阻滯或三者兼而有之,心輸出量明顯減少而引起腦缺血,可發生暈厥;另一方麵,繼發於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可引起全身動脈鬆弛,血壓明顯下降而引起腦血流灌注壓驟然降低,可發生暈厥。也有一部分患者,雖無明顯的心率和血壓變化,但刺激頸動脈竇時,腦血管收縮,引起腦缺血,也可發生暈厥。
本病多可出現頭暈、暈厥等並發症。頸動脈竇受刺激,致迷走神經興奮、心率減慢、心輸出量減少、血壓下降,出現腦供血不足,可表現為發作性暈厥或伴有抽搐。大腦一時性缺血、缺氧常可引起突然意識喪失、摔倒、四肢發涼等症狀,並伴有明顯的自主神經功能障礙(如麵色蒼白、出冷汗、惡心、乏力等)等。
頸動脈竇綜合征的表現較多,可分為以下幾種臨床類型。
1、心髒抑製型
刺激頸動脈竇時出現心室停搏≥3s,心室停搏常由整個心髒驟停引起但偶爾也可出現阻滯的P波,此型約占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的60%~80%左右,此型患者的暈厥發作是由於反射性心髒收縮功能不全而致腦缺血。
2、單純血壓降低型
刺激頸動脈竇時出現收縮壓降低≥6.7kPa(50mmHg),此型約占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的5%~11%左右,此型暈厥以瘦長型個體為主,暈厥發作是由於血壓過低引起腦缺血。
3、混合型
刺激頸動脈竇時,心髒抑製和血壓降低均出現,一般以按摩頸動脈竇時心率減慢50%以上,收縮壓降低5.3kPa(40mmHg)以上作為此型的診斷標準,此型約占頸動脈竇綜合征的30%左右。
4、原發性腦型
刺激頸動脈竇時,盡管無明顯的心率及血壓變化,但患者出現暈厥或暈厥先兆的症狀,一般極為短暫,常見於頸動脈大腦前動脈及椎-基底動脈係統的阻塞性病變患者。
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由於頸動脈竇對外界刺激的敏感性異常增高,要注意體位的突然變化和減少對頸動脈竇局部的刺激(如突然轉頭等動作),防止摔傷對反複發生暈厥的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植入永久性人工心髒起搏器同時患者朋友應注意生活有規律,不要過度熬夜,這樣可以使得人體生物鍾有規律的運轉,以減少疾病的發生
頸動脈竇綜合征(css)是一組自發地突發性頭昏、乏力、耳鳴以至暈厥的臨床綜合征,一般本病需要采用下麵的檢查方法進行確診。
1、頸動脈竇刺激試驗
頸動脈竇刺激試驗又叫Czermak-Hering試驗,方法是在患者的床旁用手指施以中等壓力依次對左側和右側頸動脈進行持續按摩,按摩點一般選在頸總動脈分叉部(相當於胸鎖乳突肌上1/3),應注意左側頸動脈竇低於右側,平喉結節上方作一橫指與胸鎖乳突肌內緣交點處為Hering第一點,壓迫此點則血壓下降和脈搏減慢,在頸總動脈幹上取一點為Hering第二點(相當於頸動脈竇下方),若壓迫此點可使頸動脈竇部壓力降低,相反的引起血壓上升、脈搏加速,因此,對頸動脈竇綜合征診斷試驗,應選擇Hering第一點。
2、直立傾斜試驗
約50%的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在此試驗中出現陽性,因此在與血管抑製性暈厥中的鑒別方麵,直立傾斜試驗的價值不大。
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應注意飲食均衡,多吃水果蔬菜等高纖維食物,多吃雞蛋、大豆等高蛋白質食品,注意飲食清淡,可進行適量的運動,同時一定要注意忌煙酒、辛辣食物、咖啡等。
頸動脈竇綜合征一旦伴有反複的暈厥發作或暈厥先兆,即必須經過有效治療,否則,可能有25%的患者可發生意外損傷,如骨折、燒傷、顱腦外傷等。頸動脈竇綜合征的治療措施包括一般措施、藥物治療、起搏治療和外科治療等多種方法,可根據患者的發作次數及嚴重程度不同而選用。
一、一般措施
一般措施包括避免刺激頸動脈竇,平時應保持情緒穩定及禁止穿衣領較高較緊的衣服。發作時立即將病人置於平臥位。
二、藥物治療
1、阿托品0.4~0.6mg,3~4次/d口服,或皮下注射,部分患者可有效地預防發作。
2、麻黃素硫酸麻黃堿15~30mg,肌內注射,或25mg,3~4次/d口服。
3、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鈉)15mg,3次/d口服。
4、硫酸苯丙胺5~10mg,3次/d口服。
5、升壓藥物去氧腎上腺素(新福林)、異丙腎上腺素1∶1000腎上腺素0.3~0.5ml肌內注射。
6、普魯卡因局部封閉。
三、起搏治療
1、適應對於心髒抑製型頸動脈竇綜合征:起搏治療是最有效的治療措施。
2、起搏方式:由於70%的頸動脈竇綜合征患者在發生竇性停搏時同時伴有房室傳導阻滯,因此不適宜行心房起搏。VVI起搏雖可有效地消除頸動脈竇綜合征發作的心動過緩,但有17%的患者仍有明顯的低血壓反應,即所謂起搏器效應。
四、外科治療
采用外科手術去除頸動脈竇上的神經可使75%以上的患者症狀減輕或消失。一般行單側手術,否則術後可發生體位性低血壓或高血壓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