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地圖 網友投稿

疾病大全

當前位置:首頁 > 疾病大全 > 神經內科 > 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

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簡介

相關問答

  Fredreich型共濟失調又稱少年脊髓型遺傳性共濟失調症征、家族性共濟失調綜合征、遺傳性共濟失調、遺傳性脊髓共濟失調、Friedreich綜合征Ⅱ。它是表現小腦性共濟失調的最常特發性變性疾病,由Friedreich(1863)首先報道。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人群患病率 2/10萬,近親結婚發病率高達5.6%-28%。本病具有獨特的臨床特征,如兒童期發病,肢體進行性共濟失調,伴錐體束征、發音困難、深感覺異常、脊柱 側突、弓形足和心髒損害等。

【詳情】

01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的發病原因有哪些

  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是一種遺傳性疾病。病理改變肉眼可見脊髓比正常細,小腦輕度萎縮。脊髓組織學改變特點是脊髓後索、皮質脊髓側束、脊髓小腦束的退行變。以脊髓後索病變明顯,伴有廣泛膠質增生。小腦和腦幹多正常,腦橋和髓質可有皺縮,腦皮質無明顯變化。脊髓病變以下部為重,接近延髓逐漸減輕。

02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容易導致什麼並發症

  典型的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多在25 歲前發病,症狀逐步加重,發病後9~16 年喪失活動能力,多數死於反複感染或心肌病,心髒瓣膜病,心肌營養不良,心傳導阻滯及心力衰竭可以為本病突然死亡的原因。

03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有哪些典型症狀

  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好發年齡為青少年,個別病例成年以後發病。同一家族人發病年齡大致相同,但輕重不一。其症狀主要有以下幾個重點:

  1、症狀漸起,最常見的症狀是雙下肢共濟失調,步態蹣跚,常用上肢擺動代償維持身體平衡。站立也搖晃不穩,不一定因閉目而加重。

  2、隨著病情進展,軀幹和上肢也發生共濟失調,字跡潦草、甚至無法書寫。可有肢體和頭部震顫,或出現舞蹈樣或肌陣攣樣的不自主運動。

  3、本病約70%患者有眼球震顫,水平性、垂直性、旋轉性均可出現。言語障礙也屬本病特征,說話緩慢,單調含糊不清,或時斷時續,呈爆發狀,或發音過度緩慢拉長,時而過分急促。

  4、小腿的健反射消失。上肢反射早期存在,後期可消失。蹠反射常常為伸性,錐體束損害還可使肌張力增高,共濟伯調步態可轉變為痙攣步態。

  5、肢體偶有閃電樣痛,但多無客觀淺感覺障礙,位置覺及震顫覺遲鈍或消失,以下肢為重。

  6、此外還可有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沉著。眼瞼下垂、瞳孔反射異常及眼肌癱瘓。偶有聽力、前庭功能障礙及吞咽困難。

  7、本病可有植物神經係統紊亂,心動過速,惡心、嘔吐、體溫過低,糖尿,性機能障礙,括約肌功能障礙。骨骼變化為脊柱後突側彎,弓形足,馬蹄內翻足。

  8、心髒病變為心髒擴大,心髒雜音,EKG異常。心髒瓣膜病,心肌營養不良,心傳導阻滯及心力衰竭可以為本病突然死亡的原因。

04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應該如何預防

  由於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是一遺傳病,沒有特效的治療方法,因此應將重點放在預防上避免近親結婚,做好婚前檢查,本病患者盡量不結婚或結婚後不要生育病程中應加強體育鍛煉,防止過早臥床而至殘廢本病有時發展緩慢,可維持數十年的生命,部分病人在兒童期發病,到20歲左右已近殘廢良好的生活護理及適當的治療是維持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的保證近代應用神經生長因子或細胞生長肽肌注治療,早期有一定療效

05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需要做哪些化驗檢查

  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的檢查主要是進行一些體格檢查和特殊檢查。

  體格檢查可以發現,本病首發症狀多為軀體和肢體共濟失調,腱反射消失,深感覺障礙及病理反射陽性,偶見視神經萎縮,神經性耳聾,輕度癡呆,骨骼畸形亦為本病特征之一。若有典型的脊髓後索、側索及小腦症狀,骨骼係統畸形,心髒器質性損害等易可明確診斷。

  影象學檢查的結果對本病的診斷也有一定的診斷:

  1、合並弓形足脊柱側彎者相應部位X線攝片有改變。

  2、頭顱MRI對OPCA有確診價值。

06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病人的飲食宜忌

  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患者的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營養充足。此外,患者還需注意忌辛辣、油膩、生冷的食物。

07西醫治療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的常規方法

  對於Friedreich共濟失調症患者一般采用支持治療及神經營養藥物治療為主,如毒扁豆堿、胞二磷膽堿等。本病無特殊治療方法,為校正足畸形可行腱轉移,延長術,關節融合術等。

  同時肢體的功能鍛煉有利於保持動作的正確性及防止攣縮。目前西醫尚無有效的藥物和治療措施,有學者認為中醫治療或有希望。

相關文章

微信掃一掃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