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物性食管穿孔並發症
1.頸深部感染或膿腫
異物穿透頸段食管側壁會發生食管周圍感染形成膿腫,位於甲狀腺與食管間隙中。若穿破食管後壁則形成咽後膿腫,壓迫喉頭或氣管。這些炎症均可向縱隔擴散而造成縱隔感染或膿腫。
2.縱隔感染
胸段食管穿孔較大可立即發生縱隔氣腫,氣體向上擴散出現頸部皮下氣腫,並隨之出現縱隔感染或膿腫形成。亦有在取異物時因推拉異物發生食管撕裂、穿孔而造成縱隔感染者。
3.支氣管肺部及胸腔感染並發症
異物直接穿透或壓迫食管後損傷氣管或支氣管,可造成氣管或支氣管瘺。食管內容物通過瘺管吸入呼吸道發生肺部炎症、肺不張、肺膿腫等並發症。未及時治療的縱隔感染可累及胸膜或異物直接穿破縱隔胸膜汙染胸腔,形成膿胸。
4.損傷大血管造成食管-動脈瘺
中段食管解剖上鄰近主動脈弓和左支氣管形成生理狹窄,該處易使異物停留。若被魚、蟹、貝殼、家禽等銳性骨碎片刺入該段食管壁,由於食管的吞咽蠕動、大血管搏動、強吞食物、嘔吐咳嗽等動作可促使異物穿破食管壁,造成損傷或穿入主動脈,感染後形成主動脈瘺。鈍性異物存留因壓迫食管後發生食管壞死、感染等過程發生的瘺管,則炎症反應呈慢性,纖維組織增生多,瘺孔小,可為手術提供有利條件。若炎症反應重則修補較為困難。食管異物損傷主動脈後的臨床表現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嘔血。一般開始嘔血較少,稱為信號性嘔血。由於主動脈壁口收縮,出血後血壓下降,血凝塊堵塞瘺口等原因,出血可暫停。以後可因感染或凝血塊移動,再次發生致命性大出血。從信號性出血至致命性出血時間有報道自2h至3天不等,平均為1天。綜合國內報道食管異物並發主動脈食管瘺的80餘例僅治愈4例。
其他血管損傷有頸總動脈、鎖骨下動脈、頸靜脈、無名靜脈等。頸部靜脈穿孔後,頸一側可出現搏動或傳導性搏動性腫塊,局部穿刺可抽出鮮血,應爭取時間進行手術治療。發生食管主動脈瘺的病人應密切觀察病情,在有準備的狀況下施行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