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貝氏等孢球蟲寄生在人十二指腸末端和近端空腸上皮細胞內。患者糞便中含有卵囊,為本蟲感染階段。卵囊呈長橢圓形,大小約為(20~33)μm*(10~19)μm。一端稍窄,呈瓶頸狀。囊壁內外兩層光滑透明。內層薄膜狀,外層較堅硬而通透性相對較低。新鮮排出的卵囊通常含有一個成孢子細胞,但有時亦可有兩個。當糞便排出後,成孢子細胞一分為二並分泌囊壁,形成大小約(7~9)μm*(12~14)μm的孢子囊。每個孢子囊經兩次分裂,最終形成4個子孢子和一團顆粒狀殘留體。子孢子細長如新月狀。因此,每個成熟的卵囊含有兩個孢子囊,每個孢子囊又含有4個子孢子。
等孢球蟲的生活史,包括裂體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前兩者在宿主體內進行。人誤食被成熟卵囊汙染的食物或飲水後,卵囊在小腸內受消化液作用破裂,子孢子逸出並進入小腸黏膜上皮細胞內發育為滋養體。滋養體經數次裂體生殖後產生大量裂殖子。裂殖體破裂釋放出裂殖子並侵入鄰近的上皮細胞內繼續其裂體生殖過程。大約1周後,部分裂殖子在上皮細胞內或腸腔中發育為雌、雄配子母細胞與雌、雄配子,經交配後形成合子並分泌囊壁發育為卵囊,在體內或隨糞便排出並繼續發育。
二、發病機製
本病發病機製尚未闡明,蟲體侵入腸黏膜上皮並反複分裂,可導致腸黏膜損傷及糜爛,吸收功能減退。蟲體代謝產物也可能具有毒性作用。活組織檢查可見小腸黏膜上皮細胞破壞、黏膜絨毛萎縮,部分患者則表現為絨毛伸長並頂端變粗或局灶性纖毛低平。固有層有較多的膠原沉積,並可見大量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及淋巴細胞浸潤。黏膜上皮還可發現大量不同發育階段的蟲體。慢性患者腸黏膜絨毛常變短、隱窩加深;固有層除可見嗜酸性粒細胞外,還可見中性粒細胞浸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