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喉喘鳴多由喉部或靠近喉部組織的疾病所致。常見的原因如下。
1.先天性 先天性單純性喉喘鳴(喉氣管軟骨軟化症),先天性喉氣管發育異常(喉蹼、會厭兩裂、會厭過大、聲門下狹窄、氣管狹窄等),先天性大血管異常(雙主動脈弓),先天性喉囊腫或腫瘤(喉囊腫、喉血管瘤、喉乳頭狀瘤、喉內甲狀腺等)。
2.後天性 外傷性喉喘鳴(產傷、喉水腫、獲得性聲門下狹窄),神經性喉喘鳴(聲帶麻痹、喉部神經肌肉不協調)。
總之,引起新生兒喉喘鳴的原因很多,很容易誤診。一旦發現孩子有喉喘鳴應及時去醫院做喉鏡檢查,有條件者應做喉部CT,以免貽誤治療。
二、發病機製
喉鳴是由於在吸氣或呼氣時氣流通過氣道的狹窄段發生湍流所致。
1.生理解剖特點 新生兒由於氣道管徑較小而易發生狹窄,而支持氣道的軟骨又發育不良使其容易發生扭曲和萎陷,因此新生兒氣道比其他年齡組小兒更易發生生理性的狹窄。
在解剖學上氣道可分為三部分:①聲門上段:包括鼻、鼻咽腔、口咽腔和下咽部。②喉段(聲門段):包括聲帶、聲門下區、頸部氣管段。③胸內段:包括胸腔內的氣管和支氣管。
2. 呼氣性的喉鳴 胸腔內氣管和支氣管的先天性異常相對比較少見,如氣管軟化、氣管狹窄、先天性大血管異常壓迫氣道、或反複發作的胃食管反流引起的氣道炎均可造成此段的氣道梗阻,而表現為呼氣性的喉鳴。
3. 吸氣性喉鳴 聲門上段是新生兒最薄弱的部分,此部位的梗阻性疾病常可引起吸氣性喉鳴,如小頜或巨舌畸形,都可因舌向後倒阻塞氣道。
4. 雙相性喉鳴 喉部是新生兒氣道解剖學上最狹窄的部分,此處的疾病如先天性喉軟化、聲帶麻痹、聲門下狹窄、喉蹼、聲門下血管瘤和喉囊腫等均可引起喉部梗阻,氣流在吸氣和呼氣時均同樣受到影響,因此表現為典型的雙相性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