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小兒狼瘡腎炎(小兒狼瘡腎炎 )

別名:
小兒狼瘡性腎炎,小兒全身性紅斑狼瘡性腎炎,小兒係統性紅斑狼瘡性腎炎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20%
多發人群:
嬰幼兒
發病部位:
免疫係統
典型症狀:
呼吸困難 乏力 食欲不振 關節疼痛 腎損害
並發症:
腎病綜合征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兒科 腎內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小兒狼瘡腎炎是怎麼回事?

  小兒狼瘡腎炎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SLE病因尚未闡明,多數學者認為是有一定遺傳特征的個體,在多種觸發因素(如感染、理化環境因素)作用下,發生免疫紊亂所致的自身免疫性損傷,LN具有明顯的免疫複合物性腎炎特征。

  1、遺傳因素:

遺傳流行病學資料發現SLE具有家族聚集傾向,同卵雙生子SLE發病一致率達25%~70%,明顯高於異卵雙生子(2%~9%)。本病患者近親發病率也高,國外報道12%SLE患兒近親中患有同類疾病,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病率也高於人群總發病率。

  但大量的遺傳病學研究分析,證實SLE是多基因遺傳,位於第6對染色體中的多個基因位點與發病有關,尤其是遺傳性補體基因缺陷(C1r,C1s,C2及C4等早期補體成分缺陷)。人類白細胞抗原(HLA)基因(HLA-B8、BWl5、DR2、DR3)、T細胞表麵抗原受體(TCR)基因、免疫球蛋白基因等經典免疫應答基因的多態性也與罹患SLE有關。其中日本人、中國人HLA-DR2位點頻率增高,西歐血統白人HLA-DR2和(或)DR3位點頻率增高,我國南方漢人SLE發病與DRBl*0301及DQBl*0608有關,美國黑人與DRB1*1503,DQAl*0102和DQBJ*0602有關。但其他人群研究未發現HLA-Ⅱ類基因與SLE發病有如此相關性。

  進一步研究發現,某些HLA-Ⅱ類基因位點多態性與SLE患者產生自身抗體有關,尤其是不同HLA-DQ等位基因所共有的多態性序列可能導致某種自身抗體的產生。如含高水平dsDNA抗體患者中,96%具有HLA-A-DQBl*0201(與HL,A-DR3和DR7連鎖),DQBl*0602(與DR2和DRw6連鎖)或DQBl*0302(與HLA-DR4單體型連鎖)等位基因。另一些人發現抗心磷脂抗體陽性的SLE患者與HLA-DQBl*0301(DQW7)、*0302(DQW8)、*0303(DQW9)、*0602(DQW6)等位基因密切相關。

  因此,推測SLE患病基因位於MHC區域,與HI,A-Ⅰ類、Ⅱ類基因呈連鎖不平衡性。正常情況下補體成分在免疫複合物的固定和有效清除中起著關鍵作用,這些成分因遺傳基因缺陷而缺乏時,將導致免疫複合物在腎髒沉積而得病。

  但資料表明補體缺陷在SLE中並不多見,且補體缺陷者腎病變也常不嚴重,臨床表現不典型,累及男孩多,因此它不代表多數SLE的發病特征,同時表明致SLE的遺傳基因肯定具有多種複雜特征。

  2、環境與感染因素:

  (1)紫外線:紫外線被認為是觸發SLE的病因之一。實驗發現紫外線(主要是紫外線290~320nm)可誘使皮膚角質細胞產生白細胞介素-1(IL-l)、IL-3、IL-6及腫瘤壞死因子(TNF);紫外線還可以減弱巨噬細胞對抗原的清除以及抑製T細胞活化;約有1/3的SLE患者對光過敏或紫外線照射後發病。資料表明紫外線可使細胞內DNA轉化為胸腺嘧啶二聚體,使其抗原性增強,誘生抗DNA抗體。

  (2)藥物或化學物質:某些藥物可促使SLE患者光過敏,如磺胺藥、四環素;有些藥物可誘發產生自身抗體如普魯卡因胺、肼苯達嗪等;有些香料、染料、染發水,煙火熏烤食品、菌類也可誘發SLE。有人認為這藥物或化學物質與細胞核蛋白結合後,發生抗原性變性,也是引發機體自身免疫損傷的重要原因。

  (3)感染:感染誘發SLE也研究較多。近年資料發現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可發生SLE;感染單純性皰疹病毒可引起患者血清Sm抗原濃度升高;SLE患者血清中常見多種病毒抗體滴度增加(如風疹、EB病毒、流感、麻疹等),尤其是C型RNA病毒。

  3、內分泌因素:

SLE患者多數為女性,且不論男女患者雌激素水平均增高,雄激素水平降低。推測高水平雌激素可直接作用B細胞,使其活化,導致分泌自身抗體的活化B細胞大量擴增。在實驗動物中發現雌激素可使其病情加重,而雄激素可使病情減輕。

  4、自身組織抗原變異:

紫外線照射、藥物、化學物質、病原感染等多種因素均可能破壞自身組織,暴露組織隱蔽抗原或使正常組織抗原結構改變,激發機體自身免疫損傷。

  二、發病機製

  1、發病機製:

目前有關SLE發病機製尚無一致結論,多數學者認為發病環節可能是多元性的。較為一致的結論是具有一定遺傳趨向的個體,在某些觸發因素作用下,發生以自身組織為靶目標的異常免疫反應。其最終免疫損傷的機製是T細胞功能紊亂,B細胞多克隆活化,自身抗體與自身組織抗原結合後發生免疫複合物性疾病,LN更具有免疫複合物性炎症的明顯特征。

  (1)T細胞功能紊亂:SLE患兒細胞免疫功能低下,T細胞亞群間失衡,T細胞絕對數減少,主要是T抑製細胞絕對數減少,且其程度與疾病活動性有關。T細胞對B細胞的調控功能異常,致病性B細胞克隆活性增強,自身抗體水平上升。T細胞功能紊亂可能源自細胞內信號傳遞異常,如細胞黏附分子異常,引起細胞間相互識別,黏合,信號傳遞障礙等,可能在SLE發病機製中具有重要作用。

  (2)B細胞多克隆活化:動物實驗研究提示B細胞多克隆活化,誘發產生過多的致病性抗DNA抗體,大量資料證明SLE患者在活動期有類似B細胞多克隆活化證據,且預示病情嚴重與疾病進展。

  (3)免疫複合物致病:研究表明DNA-抗DNA抗體是引起腎髒損害的一對主要抗原抗體複合物(免疫複合物),除此之外Sm抗原、SSA抗原、腎小球基底膜(GBM)抗原、腎小管基底膜(TBM)抗原與相應的抗體結合形成的免疫複合物,均可能與腎組織損傷有關。且不同抗體的免疫複合物與不同類型腎損害有關;如抗RNP(核糖核蛋白)及Sm抗體陽性時,腎損害者少。但另有研究發現抗SSA、RNP及Sm抗體陽性時,多為膜性腎病;彌漫增殖性狼瘡腎炎上述抗體陽性率均低或滴度低;高親和力DNA抗體陽性及低補體血症者多為彌漫增殖性腎炎。除T、B細胞功能紊亂產生大量致病性自身抗體的直接損傷外,免疫複合物是一個重要的致病原因,其主要機製是:

  ①循環免疫複合物:抗體與各種抗原在循環中形成免疫複合物後,經循環沉積於腎髒,由經典途徑激活補體,吸引中性粒細胞,釋放炎症介質,引起腎髒損害。

  ②原位免疫複合物:實驗發現ssDNA對腎小球基底膜有親和力,經循環ssDNA先植入腎小球,再吸引循環中的抗ssDNA抗體與之結合,在原位形成免疫複合物,激活補體,誘生炎症,這種腎炎常為膜性狼瘡性腎炎。

  ③抗GBM、抗TBM抗體:這些抗體直接與腎組織(GBM、TBM)反應,引起腎損傷,若發現免疫熒光在GBM呈線樣IgG沉積,提示狼瘡腎炎因抗腎組織抗體介導而致病。

  ④免疫複合物清除障礙:正常人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清除不斷產生的免疫複合物,其中補體途徑最為重要,SLE患者因C3缺乏或紅細胞膜上C3b受體減少,導致巨噬細胞清除機製減弱,是免疫複合物沉積,致病的重要原因。

  2、病理改變:

狼瘡腎炎病變既可累及腎小球,也可累及腎小管以及腎血管及間質。其病變程度、範圍、類型因人而異,至今尚缺乏一種完善的病理分類形式。兒童狼瘡腎炎多使用WHO分類法及國際小兒腎髒病科研協作組(ISKDC)分類法。並用Pirani積分法作為補充,且Pirani積分法較病理分型更能反映腎病變的嚴重性和活動性,也能反映狼瘡腎炎的治療效果。

  (1)WHO病理分型:括弧中為國際小兒腎髒病科研協作組(ISKDC)分類法。

  ①WHOⅠ型(ISKDC1a,1b):本型罕見,為正常腎小球或輕微病變,極少部分患兒免疫熒光或電鏡下可見腎小球有少許沉積物。

  ②WHOⅡ型(ISKDC2a,2b):係膜增殖型腎小球腎炎,病變局限於係膜區,表現為程度不等的係膜細胞和基質增多,係膜區免疫沉積物陽性,僅有輕度節段性係膜增生者為2a型,係膜和係膜細胞增生為2b型。本型多表現為輕度血尿或蛋白尿,很少發生腎功能不全。

  ③WHOⅢ型(ISKDC3a,3b和4a):局灶節段增殖型腎小球腎炎,部分腎小球存在急性或慢性病變,如節段性細胞增生、細胞壞死、內皮細胞增生、纖維素樣壞死、白細胞浸潤、透明血栓、係膜區和毛細血管壁見IgG、IgA、Clq、C3、C4、白細胞介素等沉積。約半數以上腎小球正常。臨床上可表現為蛋白尿、血尿,高血壓和輕度腎功能不全,亦可為腎病綜合征。ISKDCAa指50%以上腎小球受累。

  ④WHOⅣ型(ISKDC5a,5b):彌漫增生性腎炎、狼瘡腎炎中半數以上是本型,病變廣泛且嚴重,幾乎全部腎小球受累,呈活動性毛細血管內增殖性改變,中性粒細胞滲出,纖維素樣壞死;毛細血管壁顯著增厚,管壁內透明血栓;壞死節段常見細胞性新月體;嚴重病例呈彌漫性壞死和新月體性腎炎,部分病例呈不同程度腎小球硬化。免疫熒光見所有腎小球、腎小管、包氏囊及球外毛細血管基底膜有各種免疫球蛋白,補體沉積,尤其是內皮下沉積明顯,呈“滿堂亮”現象。不規則大塊內皮下沉積物使光鏡下見毛細血管襻僵硬,毛細血管基底膜增厚呈“白金耳”現象(wireloops)。本型還存在嚴重的小管間質病變,顯著的單核細胞浸潤,壞死性血管炎。臨床上本型患兒多為重症、血尿、蛋白尿、高血壓、腎病綜合征、腎功能不全,如不給予積極治療,易進展為終末期腎功能衰竭。

  ⑤WHOⅤ型(ISKDC6):膜性腎病,病變似特發性膜性腎病,表現為毛細血管襻的彌漫性增厚,後期基底膜增厚呈釘突樣表現,但不同的是同時也見一定程度係膜與內皮細胞增生及係膜基質擴張。本型可進一步分為Ⅴa型:與原發性膜性腎病極似,細胞增生、浸潤不明顯;Ⅴb型:伴彌漫性係膜病變;Ⅴc型:伴局灶節段性細胞增生,浸潤與硬化;Ⅴd型:伴彌漫增生性病變或新月體形成。a、b亞型較c、d亞型預後好,表明附加病變影響預後。

  ⑥WHOⅥ型:腎小球硬化型,此型與其他腎小球疾病晚期硬化相似,常伴隨以上各型腎小球病變,如局灶節段或彌漫增殖性病變。部分人表現為單純腎小球硬化。狼瘡腎炎可以發生病理類型轉化,如局灶增殖轉化為彌漫性增殖,膜性腎炎轉化為局灶節段增殖或彌漫增殖,係膜增殖可轉變為局灶節段增殖等。

  (2)腎小管及間質病變:狼瘡腎炎中約50%~70%有腎小管間質病變,常見於彌漫增殖型,也見於局灶型,少見於膜型腎炎,罕見於係膜增生型。病變以小管萎縮,小管基底膜增厚,電子致密物沉積於小管基底膜及間質,嚴重者出現小管壞死。

  (3)腎小血管病變:常見以下幾種類型:

  ①高血壓引起的血管病變常見。

  ②小葉間動脈及出入球小動脈呈內皮細胞腫脹、破壞,血管內血栓,IgG、C3沉積於血管壁,無炎症反應。

  ③壞死性小血管炎,抗中性粒細胞質抗體(ANCA)陽性。

  ④腎髒血栓微血管病(renalthromboticmicroangiopathy),在無壞死的基礎上出現腎小動脈及間質毛細血管血栓,繼而發展為腎小球硬化。

  (4)活動性與慢性病變的判斷:腎活檢後可用半定量積分子方法評定病變情況,指導治療。

  ①公認的活動性指標:有活動性病變者主張積極給予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治療。如:A、腎小球節段性壞死。B、腎小球細胞明顯增生。C、基底膜鐵絲圈樣改變。D、內皮下及係膜區較多電子致密物沉積、核碎片及蘇木素小體。E、細胞新月體。F、腎小血管病變。G、間質廣泛水腫及單核細胞浸潤。

  ②慢性病變的證據:如腎小球硬化、纖維新月體、腎小管萎縮、腎間質纖維化、腎小囊粘連、腎小血管硬化。成年病人的資料認為這些慢性化指標,對預後的價值,就Ⅳ型病變而言有用,其五年存活率明顯降低,重複腎活體組織檢查動態觀察意義更大。

  (5)Pirani積分法:

  ①活動性病變:

  A、毛細血管內增殖:(1)<25%的腎小球受累;(2)25%~50%的腎小球受累;(3)>50%的腎小球受累。

  B、白細胞滲出:(1)輕度;(2)中度;(3)重度。

  C、核崩解及纖維素樣壞死:(1)<25%的腎小球受累;(2)25%~50%的腎小球受累;(3)>50%的腎小球受累。

  D、細胞性新月體:(1)<25%的腎小球受累;(2)25%~50%的腎小球受累;(3)>50%的腎小球受累。

  E、白金耳及透明血栓:(1)少量;(2)中等;(3)重度。

  ②瘢痕性病變:A、腎小球硬化:(1)<25%的腎小球受累;(2)25%~50%的腎小球受累;(3)>50%的腎小球受累。

  B、纖維性新月體:(1)25%~50%腎小球受累;(2)25%~50%的腎小球受累;(3)>50%的腎小球受累。

  C、腎小管萎縮:(1)輕度;(2)中度;(3)重度。

  D、間質纖維化:(1)輕度;(2)中度;(3)重度。

小兒狼瘡腎炎相關醫生

更多>

  • 李秀蓮,主任醫師
    李秀蓮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 彭玉,主任醫師
    彭玉 主任醫師
    未開通
    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 王珩,主任醫師
    王珩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昆明市延安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對小兒佝僂病心肌炎、肺炎、貧血、腹瀉、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診治

  • 蘇詒英,主任醫師
    蘇詒英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腦病、早產兒營養等

小兒狼瘡腎炎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減肥期間吃紅甜椒會胖嗎?

紅甜椒作為一種低熱量、高纖維的蔬菜,其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抗氧化物質,對於減肥期間的人群來說,適量食用紅甜椒不僅不會導致體重增加,反而有助於提高飽腹感,減少對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同時,紅甜椒中的營養成分還有助於促進新陳代謝,對減肥有一定的輔助作用。因此,在減肥期間,適量食用紅甜椒是有益的,不會導致體重增加。建議將紅甜椒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與其他健康食物搭配,形成均衡的飲食結構。

減肥期間吃了一包幹脆麵怎麼辦?

作為醫生,我建議您在減肥期間應盡量避免攝入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如幹脆麵。如果不慎攝入,不必過於焦慮,但應認識到這可能對您的減肥計劃產生一定影響。為了減少攝入的熱量,您可以在接下來的飲食中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和油脂的攝入,增加蔬菜和蛋白質的比例,以平衡整體熱量攝入。同時,增加適量的運動可以幫助消耗多餘的熱量,促進新陳代謝。請繼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過度攝入高熱量食物,以實現長期穩定的減肥效果。

減肥期間喝八寶粥會胖嗎?

減肥期間飲用八寶粥是否會導致體重增加,取決於八寶粥的營養成分和攝入量。八寶粥通常由多種穀物、豆類和幹果等食材製成,這些食材富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助於維持健康的飲食結構。然而,八寶粥中的糖分和熱量也不容忽視,尤其是如果添加了過多的糖或高熱量的食材。因此,適量飲用八寶粥,避免過量攝入糖分和高熱量食材,可以作為減肥期間的健康飲食選擇。同時,應注意整體飲食的均衡和控製總熱量攝入,配合適當的運動,以達到減肥效果。

減肥期間可以吃橘子嗎?

在減肥期間,適量食用橘子是可以的。橘子富含維生素C、鉀、纖維等營養成分,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維持電解質平衡和促進腸道蠕動。然而,橘子含有一定的糖分,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熱量攝入過多,不利於減肥。因此,建議在減肥期間適量食用橘子,同時注意整體飲食的平衡和熱量控製。可以將橘子作為健康零食,與其他低糖水果搭配,以滿足口感和營養需求,同時避免過量攝入糖分。

減肥期間可以吃燒鴨嗎?

在減肥期間,適量食用燒鴨是可以的,但需注意控製攝入量。燒鴨作為一種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食品,可以為身體提供必要的營養。然而,燒鴨的烹飪過程中通常會加入較多的油脂和調料,這會增加食物的熱量。因此,在減肥期間食用燒鴨時,應選擇較為清淡的烹飪方式,如蒸或烤,避免油炸或重口味的烹飪方法,並注意整體飲食的均衡,搭配足夠的蔬菜和適量的碳水化合物,以確保營養全麵且控製總熱量攝入。

減肥期間可以吃瘦肉丸嗎?

在減肥期間,適量攝入瘦肉丸是可以的。瘦肉丸富含優質蛋白質,有助於肌肉的修複和增長,同時蛋白質的熱效應較高,可以增加能量消耗。此外,瘦肉丸中的脂肪含量相對較低,有助於控製總熱量攝入。然而,減肥期間應注重營養均衡,不應過度依賴單一食物。建議將瘦肉丸作為蛋白質來源之一,搭配蔬菜、水果和全穀物等食物,形成多樣化的飲食結構。同時,控製總熱量攝入,結合適量運動,以達到健康減肥的目的。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