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主動脈瓣下狹窄病因:
關於本病的病因並不十分明確,但主要有以下說法:主動脈瓣下狹窄占左室流出道阻塞性病變的20%~25%,可由先天因素或心肌異常肥厚(原發或繼發)引起。先天性主動脈瓣下狹窄是1種少見的先天畸形,約占先天性心髒病的0.5%。在正常發育情況下,心球大部退化,其左側部分則融入右室漏鬥部,如果因任何原因導致心球未能退化則產生瓣下阻塞,1965年EdwARDS[4]對其病理機製有詳盡的闡述。Reis等認為先天性主動脈瓣下狹窄可能是固有的或肥厚性的,前1種情況分為局限型瓣下狹窄、管型瓣下狹窄和二尖瓣畸形3種,局限型瓣下狹窄又進一步分為局限的膜狀狹窄和纖維肌性狹窄。亦有人提出將左室流出道阻塞性病變分為3種解剖類型,即薄膜型、纖維肌環型和管型。心肌異常肥厚所致狹窄可原發於心肌本身病變,如肥厚型心肌病等,或繼發於各種原因引起的主動脈瓣及瓣上阻塞性病變,其病理、局部解剖模式、外科治療方法和治療效果與先天性主動脈瓣下局限性狹窄均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