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後窩血腫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顱後窩血腫中以硬腦膜外血腫最多見,常因枕骨骨折損傷靜脈竇或導靜脈而致,臨床上以亞急性表現者為多。硬腦膜下血腫較少見,小腦內血腫罕見,多因小腦半球挫裂傷所致,常合並硬腦膜下血腫,預後不良。多發性血腫,以顱後窩血腫同時伴有幕上額、顳部對衝性腦挫裂傷、硬腦膜下和(或)腦內血腫較多。
二、發病機製
顱後窩血腫主要見於枕部著力傷,常因枕骨骨折損傷靜脈竇或導靜脈而致,以硬腦膜外血腫多見,血腫多位於骨折側,少數可越過中線累及對側,亦有的可向幕上發展,形成騎跨性硬腦膜外血腫,當小腦皮質血管或小腦表麵注入橫竇的導靜脈撕裂時,可形成硬腦膜下血腫,發病急驟,更易形成腦疝。
硬腦膜下血腫常伴有小腦、腦幹損傷,出血主要源於小腦皮質血管或靜脈竇及其導靜脈撕破,多為單側,病程發展急驟,預後較硬腦膜外血腫差。顱後窩血腫可直接或間接壓迫腦脊液循環通路使顱內壓升高而形成腦疝,或直接壓迫腦幹,從而使病人呼吸,循環衰竭,危及病人生命。顱後窩血腫多因枕部著力的衝擊傷而致,在對衝部位額極額底,顳極與顳底等部位易發生對衝性腦挫裂傷及硬腦膜下血腫或腦內血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