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血管損傷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彈片傷、槍傷、刀傷、銳器傷及鈍性挫傷都能損傷頸部血管。刀傷及槍傷為頸部穿入傷常見的原因。頸前三角區有頸動脈鞘及其他組織通過,故為危險區。穿入傷易使該部位的血管受損傷。
二、發病機製
低速度的彈片與高速度的彈片穿入傷相比較,前者的損傷程度比較小,而高速度的彈片則對組織破壞性很大。其次,對於各種不同原因的穿入傷,組織受傷的情況也有所不同。如刀傷一般呈直線的方向進入,如刀的長度和外形及進入的方向,行凶人和受傷者的位置,傷口的部位等都有一定的意義。彈片傷一般不呈直線,慢速槍彈和彈片穿入組織所經過的平麵可因頸椎及下頜骨而發生偏斜。又血管的結構如頸動脈鞘可使槍彈發生折轉。彈片所致大血管損傷並不常見,除非彈片接近頸部血管通過。當頸部偏轉或後仰時,血管被拉緊,槍彈也可直接擊中血管。頸部動脈損傷的病理變化與病因有直接關係,大部分動脈係直接損傷,如裂傷、穿入傷,但鈍挫傷也可造成動脈壁內的損傷。由於解剖關係,動脈常和靜脈、神經伴行,因此血管損傷常伴有神經損傷。同時動脈損傷比靜脈損傷嚴重得多。
血管損傷可分為3類:
1.血管壁損傷
血管受到暴力打擊,管壁尚未破裂時,從表麵看似乎完整,但實際上內膜層或肌層可能已經受損傷。這種損害雖然沒有立刻出血的危險,但可引起嚴重的並發症,如血栓形成,血栓脫落後在遠端動脈形成栓塞、繼發性出血、假性動脈瘤和動脈痙攣。
2.損傷性動脈痙攣
動脈受到鈍力打擊後,彈片在動脈壁擦過或存留,或動脈壁受到骨折片的刺激等,雖未使管壁破裂,但可使之痙攣。一般僅限於直接受傷部位,有時可波及動脈的全部及其分支,嚴重者可阻止血流通過。大多數痙攣在24h內自行消失。一般可用溫濕敷或1%~2%普魯卡因濕敷,不需特殊治療。如痙攣持久不消失,則應設法解除。可考慮使用節段性加壓擴張術,使痙攣血管逐段擴張。
3.血管破裂
致傷物造成血管壁全部或部分裂斷時,按血管破壞的程度和性質,可分為3種:
(1)切線破裂傷:僅動脈壁一側破裂,因動脈壁的裂口被周圍彈力纖維和平滑肌收縮所牽拉,裂口不但不能縮小,反而增大。故出血多而不易自行停止。
(2)穿入破裂傷:多為彈片穿過動脈壁,動脈壁入口和出口兩處穿破傷,其出血的危險與切線破裂傷相同。
(3)完全橫斷:動脈完全斷裂時,開始出血劇烈而量大。但由於動脈的兩端發生蜷縮和損傷性血管痙攣,同時伴有出血後血壓下降,易致血栓形成而使管腔閉塞,因此較小的動脈斷裂,也不一定立即發生嚴重出血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