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細菌性痢疾疾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1.病原
為痢疾杆菌,屬腸杆菌科誌賀菌屬。為革蘭陰性、需氧、無鞭毛、不能運動、無莢膜、不形成芽孢的杆菌。長約1~3µm;水中可生存5~9天,食物中可生存10天,對陽光極敏感,經照射30min即死亡;在60%時10min,在100℃即刻即可將其殺滅。在低溫潮濕的地方,可生存幾個月。在蔬菜、瓜果、食品及被汙染的物品上可生存1~2周。采用苯紮溴銨(新潔爾滅)、漂白粉、過氧乙酸、石灰乳、來蘇水均可將其殺滅。在37%培養基上生長良好。應用去氧膽酸鹽SS培養基和伊紅亞甲藍培養基可獲純培養。用木糖賴氨酸去氧膽酸鹽瓊脂培養基陽性率較高。
2.分群
根據菌體O抗原的結構不同,可分為A、B、C、D 4個群,群內又分為47個血清型(包括亞型):
(1)A群:誌賀痢疾杆菌(Shigella),此群對甘露醇不發酵,無鳥氨酸脫羧酶,與其他各群無血清學聯係。此群有1~12個血清型。A群1型為誌賀菌,2型為施密次菌(Schmitz),其餘為副誌賀痢疾杆菌。
(2)B群:福氏痢疾杆菌(Flexner),發酵甘露醇,無鳥氨酸脫羧酶,各型間有交叉凝集。已有13個血清型(包括亞型和變種)。
(3)C群:為鮑痢疾杆菌(Boydii),發酵甘露醇,有鳥氨酸脫羧酶,各型間無交叉凝集。有1~18個血清型。
(4)D群:宋內痢疾杆菌(Sonne),發酵甘露醇,有鳥氨酸脫羧酶,遲緩發酵乳糖。僅有1個血清型。但近年來按其發酵乳糖的能力可分2株,依其產生大腸菌素的能力又可分16個型。
3.流行菌
誌賀菌屬菌群較多,20世紀40年代以前A群為主要流行菌,在60年代初期幾乎消聲滅跡,但在1969~1970年突然在中美洲暴發流行,1972~1978年在南亞孟加拉國連年發生流行,繼之,印度、斯裏蘭卡、尼泊爾、不丹、緬甸、泰國等受侵。B群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發展中國家占優勢。D群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許多發達國家中躍居首位,占95%以上。1984年我國14省市收集的2274株痢疾菌株中,B群占65.8%,其次是D群占25.1%,A1群和C群分別占8.3%和0.8%。B群和D群仍是1980~1992年間北京地區流行的主要菌株。在兒童中D群多於B群。1986~1988年7省婦幼衛生示範縣5歲以下兒童檢測出痢疾杆菌113株,以B群,福氏1、2型最常見占72.6%,其次是D群(宋內)占11.5%,A群(誌賀)占5.3%;同期北京市5歲以下兒童檢測出痢疾杆菌66株,D群(宋內)最常見占66.6%,B群(福氏)其次占28.8%,C群(鮑氏)占4.5%,未發現A群(誌賀菌)。
4.有關耐藥性的研究
近年來國內外研究表明,痢疾杆菌對多種抗菌藥物的耐藥性日漸增高,由於各地應用的抗菌藥物不同,各地報道的耐藥性亦有差異。1988年由首都兒科研究所牽頭7省一市耐藥性監測,顯示對四環素耐藥率達71.1%~83.6%,磺胺54.4%~74.8%,氯黴素33.9%~35.8%,呋喃唑酮(痢特靈)53.6%~100%,氨苄西林(氨苄青黴素)49.1%~97.1%。以下抗生素保持較低耐藥率,慶大黴素29.2%~32.9%,多黏菌素E 20%,阿米卡星(丁胺卡那黴素)12.7%~5.2%,卡那黴素21.2%~33.6%,新黴素由於近年應用較少,耐藥率已降至12.0%~17.9%。喹諾酮類藥對腸道病原菌有較好效果。據北京302醫院耐藥試驗結果,耐藥率很低,吡呱酸3.9%~5.7%,諾氟沙星4.1%,依諾沙星(氟啶酸)0.7%~0.9%,環丙沙星為0。近年來由於應用較多,常用喹諾酮類藥耐性有所增高,諾氟沙星耐藥率上升為26.5%~39.5%,環丙沙星上升為9.8%~12%。對菌痢喹諾酮類藥仍不失為首選藥。對於痢疾小檗堿始終保持穩定的中度敏感。與其他抗生素聯合應用有協同與減少耐藥性的作用。第三代頭孢菌素有較好的敏感性。
二、發病機製
1.發病機製
所有痢疾杆菌均能產生內毒素,誌賀菌還能產生外毒素。以上幾種痢疾杆菌在臨床上都能引起普通型與中毒型痢疾。鑒定病菌血清型,有助於追查傳染源、傳播途徑和判斷預後,也有助於抗菌藥物的選用。
痢疾菌經口進入胃腸後,必須突破胃腸道的防禦才能致病。痢疾菌有較強的耐酸能力,因此容易經胃侵入腸道,在腸液堿性環境中很快繁殖,痢疾菌依靠自己的侵襲力直接侵入腸黏膜上皮細胞並在其內繁殖。然後進入固有層繼續繁殖,並引起結腸的炎症反應。痢疾菌在固有層中被吞噬細胞吞噬,少量痢疾菌到達腸係膜淋巴結,也很快被單核吞噬細胞係統消滅,因而痢疾杆菌敗血症極為少見。
2.病理生理改變
除結腸組織的炎症外,尚可引起固有層微循環障礙,使上皮細胞變性、壞死,形成淺表性潰瘍,因而產生腹痛、腹瀉、裏急後重、黏液和膿血便等。
(1)急性菌痢:
急性菌痢病變常累及整個結腸,以乙狀結腸及直腸最為顯著。嚴重時可波及回腸下段。以滲出性炎症為主,可分為:
①充血水腫期:初起以卡他炎症,表現為黏膜及黏膜下層充血、水腫及中性粒細胞浸潤黏液分泌增多。進一步發展為大量纖維蛋白性滲出物覆蓋於表麵,隨後黏膜表層組織及滲出的細胞壞死,兩者融合,形成一層灰白色糠皮樣附著物即假膜。在假膜下殘餘的黏膜中,血管擴張充血,並有許多中性粒細胞浸潤。黏膜下層極度充血、水腫。
②潰瘍形成期:黏膜上皮假膜脫落後形成潰瘍。這種潰瘍一般小麵積、表淺,邊緣不規則,雖侵入到黏膜下層,但很少侵犯肌層,所以不引起穿孔。
③潰瘍愈合期:隨著治療及人體抵抗力的增強,炎症消散,潰瘍逐漸愈合。小潰瘍可通過黏膜上皮再生而愈合,大潰瘍通過纖維結締組織增生形成瘢痕而愈合。有時瘢痕周圍黏膜增生,呈現息肉。腸內病變由於感染的菌群不同而異。急性非典型菌痢分期不明顯,病變較輕微,有的僅有腸黏膜的充血水腫。
(2)慢性菌痢病理改變:
病變部位以直腸、乙狀結腸最常見,其次是升結腸和回腸下段。腸黏膜水腫增厚亦可形成潰瘍,潰瘍常遷延不愈,有時雖漸愈合,但因潰瘍麵積較大,可形成凹陷性瘢痕,周圍有息肉形成。有時瘢痕組織收縮,可引起腸腔狹窄。有的潰瘍愈合不完全,黏膜上可見腸腺黏液囊腫形成。囊腫內可不斷排出痢疾杆菌,使病情反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