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食物搭配不合理
如食物中含蛋白質的量較多,含碳水化合物少,食物在腸道內的發酵過程微弱,大便較幹燥。不少孩子都有偏食的毛病,喜歡吃魚肉類,不愛吃水果、蔬菜。由於食物中纖維素少,當然易便秘。人工喂養嬰幼兒,牛奶內酪蛋白及鈣質比人奶多,類便中含有多種不能溶解的鈣皂,易發生便秘。
②缺乏良好的排便習慣
兒童自幼應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在條件反射的作用下定時排便。孩子貪玩,有意識抑製便意,時間久了,腸末稍神經對糞便刺激敏感度下降,糞便久存於直腸,水份被吸收變幹硬,當然難於排出。
③精神因素的影響
孩子受到突然精神刺激,如驚嚇,或生活環境改變等,可出現暫時的便秘現象。
④ 疾病
某些疾病可引起便秘如肛門狹窄或先天性肌無力等。
新生兒(指出生後不滿28天)便秘的原因大多為:
1.人工喂養:
牛奶經消化所含的皂鈣較多,易引起大便幹結,從而便秘。
2.乳量不足:
如果吃奶吃得少,或嘔吐較多,或進食補液的小兒可引起暫時性的無大便。另外,新生兒的消化道肌層發育尚不完全,這樣易引起便秘,還可同時伴有吐奶。隻要小兒體重不下降,嘔吐和便秘的現象都是正常的。
3.外科性疾病:
可能的畸形包括腸道閉鎖、腸狹窄、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先天性無肛、骶尾部脊柱裂、脊膜膨出、腫瘤壓迫馬尾部神經等,這些疾病常伴有嚴重的嘔吐和腹脹的現象,需及時診治。
4.值得注意的:
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
新生兒由於解便機製未發育成熟,所以無法定時解便,常常要大便積多,直腸壁的神經感受到膨脹壓力,引發反射性的解出,這就是有些嬰兒幾天才解一次大便的原因,用溫度計刺激,因為可引發反射,所以也可以使其解便。吃母奶的小孩,由於母奶吸收較完全,大便量較少,有些嬰兒反而會好幾天才解一次便,不一定隨吃隨解。所以,新生兒幾天不大便不一定是便秘,判斷新生兒是否便秘的方法是觀察大便性狀,如果性狀正常,幾天不大便也屬正常。
5.正常新生兒的大便什麼樣:
母乳喂養的小寶寶的大便是黃色或金黃的,稠度均勻,藥膏狀,可有小顆粒,偶爾稍稀薄,可以帶少量綠色。如果奶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較多,即我們平時所說的糖類較多,在腸道中發酵,使得大便柔軟,並且含有很多的泡沫,可以使大便的次數增多。
人工喂養的新生兒,若以牛奶喂養為主,大便為淡黃,質地可以較幹燥,可有明顯的臭味,這是因為牛奶中含有高蛋白,分解時較臭。大便中可有白色奶塊,這是因為牛奶中含大量絡蛋白,消化時易於與鈣結合形成皂鈣的緣故。
6.嬰兒(指出生未滿1歲的小兒)便秘的原因是:
1)食物中所含的纖維少:
引起大便幹結,可適當添加蔬菜類食物。
按時排便的習慣沒養成:小兒沒有養成良好的排便規律也易引起便秘,所以要每日定時訓練排便,建立一定的排便條件反射,這樣才能養成排便的好習慣。
2)精神因素:
如果小兒突然受到精神刺激,或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慣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此外,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小兒易引起便秘,但此類小兒還伴有其他表現。另外,便秘如有家族史,或家族性的腸道過長,也會造成便秘發生,這可能與遺傳有關。
⑤配方奶粉不耐受(即對配方奶粉裏的營養素消化不良)
相對於母乳,便秘和排便困難在配方奶喂養的嬰兒中更為大便幹燥常見,且多見於對普通配方奶粉中的牛奶蛋白和棕櫚油消化不好的嬰兒。這是因為:嬰兒腸道內一些消化酶分泌不足,腸道蠕動不規律,正常的腸道菌群還未建立,消化能力相對弱。母乳容易消化,而普通配方奶中的蛋白質是大分子的牛奶蛋白,比母乳難消化。另外,奶粉中的棕櫚油還會在腸道中會和鈣結合形成鈣皂,導致大便幹結,引起排便困難和便秘。
1.飲食不足
嬰兒進食太少時,消化後液體吸收餘渣少,致大便減少、變稠。奶中糖量不足時腸蠕動弱,可使大便幹燥。飲食不足時間較久引起營養不良,腹肌和腸肌張力減低,甚至萎縮,收縮力減弱,形成惡性循環,加重便秘。
2.成分不當
大便性質和食物成分關係密切。如食物中含大量蛋白質,而碳水化物不足,腸道菌群繼發改變,腸內容發酵過程少,大便易呈堿性,幹燥;如食物中含較多的碳水化物,腸道發酵菌增多,發酵作用增加,產酸多,大便易呈酸性,次數多而軟;如食入脂肪和碳水化物都高,則大便潤利。如進食大量鈣化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糞便增多,且易便秘。碳水化物中米粉、麵粉類食品較穀類食品易於便秘。小兒偏食,許多小兒喜食肉類,少吃或不吃蔬菜,食物中纖維素太少,也易發生便秘。
3.腸道功能失常
生活不規律和缺乏按時大便的訓練,未形成排便的條件反射導致便秘很常見。另外學齡兒童常因無清晨大便的習慣,而學習時間不能隨時排便,上課時憋住大便也是導致便秘的常見原因。常用瀉劑或灌腸,缺少體力活動,或患慢性病如:營養不良、佝僂病、高鈣血症、皮肌炎、呆小病及先天性肌無力等,都因腸壁肌肉乏力、功能失常而便秘。交感神經功能失常、腹肌軟弱或麻痹也常使大便秘結。服用某些藥物可使腸蠕動減少而便秘,如抗膽堿能藥物、抗酸劑、某些抗驚厥藥、利尿劑以及鐵劑等。
4.體格生理異常
如肛門裂、肛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脊柱裂或腫瘤壓迫馬尾等都能引起便秘。應進行肛門指檢、下部脊柱和會陰部檢查。有的患兒生後即便秘,如有家族史,可能和遺傳有關。
5.精神因素
小兒受突然的精神刺激,或環境和生活習慣的突然改變也可引起短時間的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