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局部炎性刺激導致外陰皮膚或黏膜、表麵向外生長,形成乳頭狀突起的腫塊。
是以上皮增生為主的病變。
二、發病機製
1.典型的乳頭狀瘤
1)大體:
單發或多發的局部突起,以上皮增生為主,腫瘤表麵有無數的乳頭狀突起,乳頭小而多,質略硬。
2)鏡下:
複層鱗狀上皮細胞排列整齊,細胞無明顯的變異性,但偶爾可見少數核分裂象。
可見明顯的棘層細胞增生肥厚,上皮向表麵突出,形成多數的乳頭狀形態,上皮腳變粗向真皮纖維結締組織內伸展。
3)發展:
腫瘤惡變率低,為2.5%~3%。
2.疣狀乳頭狀瘤
1)大體:
乳頭細而密,如菜花或疣狀,質地硬。
2)鏡下:
鏡下可見上皮棘層細胞增生肥厚,基底膜較平坦,無明顯上皮腳向下伸展。
3.纖維上皮乳頭狀瘤
1)大體:
纖維上皮乳頭狀瘤係由腫瘤上皮與纖維組織構成,屬於乳頭狀瘤者其上皮成分多於纖維組織,腫瘤表麵有較寬而粗的突起或皺襞。
2)鏡下:
表麵為複層鱗狀上皮覆蓋,細胞有中度增生,細胞無異型性,上皮腳多而寬大。
3)發展:
腫瘤一般不發生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