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外陰結核多由內生殖器結核或腎結核而來,也可由痰液或性交等外界接觸而感染(原發性外陰結核)。少數外陰結核可能找不到原發結核病灶。兒童外陰結核多因父母有結核病而接觸感染。體內結核病灶的結核杆菌可通過血行、淋巴係統或鄰近結核病灶直接傳播接種於外陰皮膚黏膜。當內髒有活動性結核、同時病人對結核菌抵抗力低下時,機體排泄物中的結核杆菌可通過皮膚或黏膜的損傷而感染腔口。
二、發病機製
病理改變常見巨噬細胞及幹酪樣壞死。膿液塗片或培養可發現嗜酸性杆菌。結核杆菌需氧,營養要求較高,在良好條件下,仍生長緩慢,18~24h才能繁殖一代(一般細菌平均20min繁殖一代)。病原菌為人型和牛型結核杆菌兩種,前者首先感染肺部,後者則先感染消化道,然後再分別通過各種途徑播散到機體其他部位,包括外陰。腹股溝淋巴結受累時可化膿,以後形成瘢痕。由於配偶有附睾結核或腎結核而由性交傳染的病變常發於陰唇係帶。機體對結核杆菌的抵抗力、變應性、侵入細菌數量的多少以及其毒性的強弱與發病的輕重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