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甲真菌病仍以皮膚癬菌最常見,約為77.6%,以紅色毛癬菌為主(85%),其次為須癬毛癬菌(12%)、絮狀表皮癬菌(2%~3%)。其分解的角蛋白,產生侵襲性酶並入侵和破壞正常組織,導致原發性甲感染。繼發性甲感染發生於其他因素損害甲後,多由無分解角蛋白能力的酵母菌和真菌引起。酵母菌中,以念珠菌屬為主約占20%左右,其他真菌主要有青黴屬和曲黴屬,還有白地黴、帚黴屬及毛黴屬、柱頂孢黴等。有人提出,該病是一種角蛋白變異有關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部分人群有此遺傳素質。
二、發病機製
甲真菌病仍以皮膚癬菌最常見,約為77.6%,以紅色毛癬菌為主(85%),其次為須癬毛癬菌(12%)、絮狀表皮癬菌(2%~3%)。其分解的角蛋白,產生侵襲性酶並入侵和破壞正常組織,導致原發性甲感染。真菌開始侵犯遠端側緣甲下角質層,再侵犯甲板底麵,逐漸導致甲板變色變質,失去正常光滑外觀,甲板下堆積甲床角質層的碎屑,使得甲板與甲床分離脫落,或被患者剪掉,使整個甲板缺失,遺留下角化過度的甲床。一些真菌可產生不同色素如短帚黴產棕色、球擬殼蠕孢產黑色等。有人提出,該病是一種角蛋白變異有關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疾病,部分人群有此遺傳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