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發病原因
為典型的絲狀病毒,形似絲線,直徑通常一樣,但長度介於800至14,000納米(nm),通常感染力最強時長度約為790 nm。通過與猴密切接觸而傳染於人。首次發生於歐洲,與來自烏幹達的非洲綠猴接觸的實驗室工作人員,是在解剖非洲綠猴,直接接觸其內髒器官、血液以及處理使用過的器皿而被感染的。因而得名。本病是一種急性皮膚致敏性的出血性疾病。
經常接觸猴的飼養員卻極少發生感染,說明本病的傳播方式可能以直接接觸為主。這種病通常是通過體液傳播,即可通過接觸患者的血液、尿液、排泄物、嘔吐物、唾液等傳播,也可通過皮膚、結膜,經口或飛沫傳播。醫護人員和實驗室工作者因接觸機會多而易受染。
二、發病機製
馬爾堡病毒進入人體後,首先侵犯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爾後被帶至區域淋巴結,在淋巴係統內播散,並通過血行感染肝、脾和其他組織。病毒和細胞表麵的凝集素結合,通過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導致細胞壞死。 也可因為病毒和機體免疫係統相互作用導致細胞的間接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