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臼骨折一般護理
1、正確體位及有效牽引:術後患者常規行皮膚牽引2 ~3周。以減輕疼痛及活動下肢時股骨頭對髖臼的接觸和擠壓。行皮牽引時應注意觀察皮膚有無潮紅、破潰及肢體血液循環障礙及感覺情況,指導有關皮牽引的知識。
2、預防褥瘡:由於術後切口疼痛及患者對骨折固定的思想顧慮,不願更換體位引起褥瘡,護理人員應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有關知識,協助患者每2h在患肢製動的條件下翻身,同時予受壓部按摩,亦可用氣墊床,並保持床鋪平整、清潔、幹燥。
3、注意尿瀦留及便秘的發生:因刺激性疼痛,臥床不習慣或麻醉等因素均可造成尿瀦留,術後有尿急而不能自排者,可采用下腹部按摩熱敷,必要時留置導尿管,並可定時關閉尿管,鍛煉膀胱功能,囑患者多飲水,防泌尿係感染,鼓勵患者多進食富含高纖維食物,防便秘。鼓勵床上活動刺激腸蠕動,必要時應用開塞露肛塞或肥皂水灌腸通便。
4、預防股靜脈血栓及栓塞性疼痛:抬高患肢以利靜脈回流,教會並督促患者做踝關節及足趾的屈伸運動及股四頭肌的靜止性伸縮,以消除靜脈血的瘀滯。同時密切觀察患者有無突發性呼吸困難、胸悶及咳嗽等異常情況。
5、早期正確的功能鍛煉可有效預防並治療臥床引起的並發症,使手術達到預期效果,術後6h開始行小腿和踝部活動,防止深靜脈血栓形成。術後2~3天做患肢肌肉舒縮活動防止下肢肌肉萎縮,3~4周開始不負重的主動關節活動,8~12周後逐漸開始扶拐暫不負重行走。12周後完全負重行走,為了鞏固療效,防止意外,應加強患者及家屬相關知識的指導,如每隔1~2個月門診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