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病史和症狀、體征一般可作出診斷。但若伴有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有酗酒或服水楊酸鹽製劑等誘因者,應考慮急性糜爛性胃炎的可能。以上腹痛為主要症狀者應與急性胰腺炎、膽囊炎、膽石症等疾病相鑒別。
1.急性膽囊炎 本病的特點是右上腹持續性劇痛或絞痛,陣發性加重,可放射到右肩部,墨菲(Murphy)征陽性。腹部B超、CT或MRI等影像學檢查可確立診斷。
2.急性胰腺炎 常有暴飲暴食史或膽道結石病史,突發性上腹部疼痛,重者呈刀割樣疼痛,伴持續性腹脹和惡心、嘔吐;血尿澱粉酶在早期升高,重症患者腹水中澱粉酶含量明顯增高。B超、CT等輔助檢查可發現胰腺呈彌漫性或局限性腫大有利於診斷。
3.空腔髒器穿孔 患者多起病急驟,表現為全腹劇烈疼痛,體檢有壓痛與反跳痛、腹肌緊張呈板樣,叩診肝濁音界縮小或消失。X線透視或平片可見膈下遊離氣體。
4.腸梗阻 腸梗阻呈持續性腹痛,陣發性加劇,伴劇烈嘔吐,肛門停止排便排氣。早期腹部聽診可聞及高亢的腸鳴音或氣過水聲,晚期腸鳴音減弱或消失。腹部X線平片可見充氣腸襻及多個液平。
5、急性腐蝕性胃炎 有服強酸(硫酸、鹽酸、硝酸)、強堿(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或來蘇爾等曆史。服後引起消化道灼傷、出現口腔、咽喉、胸骨後及上腹部劇烈疼痛,伴吞咽疼痛,咽下困難,頻繁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嘔血,嘔出帶血的粘膜腐片,可發生虛脫、休克或引起食管、胃穿孔的症狀,口腔、咽喉可出現接觸處的炎症,充血、水腫、糜爛、壞死粘膜剝脫、潰瘍或可見到黑色、白色痂。
6、急性闌尾炎 本病早期可出現上腹痛、惡心、嘔吐、但隨著病情的進展,疼痛逐漸轉向右下腹,且有固定的壓痛及反跳痛,多伴有發熱、白細胞增高、中性白細胞明顯增多。
7、其他 大葉性肺炎、心肌梗塞等發病初期可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惡心、嘔吐。如詳細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不難鑒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