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並肺栓塞檢查
一、檢查:
1.血常規及生化酶
乳酸脫氫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磷酸肌酸激酶(CPK)對診斷PTE是無意義的。當有肺梗死時,血白細胞及血沉可增高。
2.可溶性纖維蛋白複合物(SFC),
纖維蛋白降解物質(FDP)及D-二聚體 SFC提示最近有凝血酶產生,FDP提示纖溶酶活動。在PTE中的陽性率為55%~75%。當兩者均為陽性時,有利PTE的診斷。
3.動脈血氣分析及肺功能
1)吸空氣時,約85%PTE患者顯示PaO2低於lO.7kPa(80mmHg),其可提示栓塞的程度。
2)肺泡氧分壓與動脈血氧分壓差(PA-aDO2)的測定,較PaO2更有意義。因發生栓塞後,病人常有過度通氣,因此PaCO2下降,肺泡氣的氧分壓(PaO2)增高,PA-aDO2應明顯增高。
3)無效腔氣/潮氣量比值(VD/VT)在栓塞時增高,當病人無限製性或阻塞性通氣障礙時,比值>40%提示PTE可能,<40%又無臨床栓塞的表現可排除PTE。
4.心電圖檢查
主要表現為急性右心室擴張和肺動脈高壓。顯示心電軸顯著右偏,極度順鍾向轉位,右束支傳導阻滯,並有典型的SⅠ Q Ⅲ T Ⅲ波型(Ⅰ導聯S波深、Ⅲ導聯Q波顯著和T波倒置),有時出現肺型P波,或肺-冠反射所致的心肌缺血表現,如ST段抬高或壓低的異常。上述變化常於起病後5~24h內出現,大部分在數天或2~3周後恢複。隻有26%的病人有上述心電圖變化,大多數病人心電圖正常,或僅有非特異性改變。因此心電圖正常,不能排除本病。另外心電圖檢查也作為與急性心肌梗死的鑒別的手段。
5.胸部X線表現
由於肺栓塞的病理變化多端,所以X線表現也是多樣的。疑肺栓塞的患者應連續做胸部X線檢查,90%以上的患者出現某些異常改變。如正常也不能除外肺栓塞。
6.肺灌注顯像和肺通氣/灌注()顯像
是目前較為推崇的一種PE診斷方法,PE者肺灌注掃描的典型所見是呈現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損,肺通氣掃描所見是吸入的放射性氣體隨空氣分布於全肺。最近,美國在一群疑有急性PE人群中隨機抽樣進行多中心研究,以估計在PE診斷上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稱PE診斷的前瞻性研究(PIOPED)。通過與肺動脈造影(CPA)相對照,發現診斷的敏感性為92%,特異性87%,但診斷正常者仍有4%~5%亞臨床的PE。因此,可用於可疑的PE的標準篩選檢查,但對臨床高度可疑而不能確定者仍須做肺動脈造影。
7.螺旋CT
螺旋CT是一種新型PE診斷手段,其直接征象為半月形、環形充盈缺損、完全梗阻及軌道征,間接征象為主肺動脈及左、右肺動脈擴張等,據報告對肺動脈段及段以上水平的PE診斷陽性率96%,但對段以下水平的PE診斷易出現假陽性。
8.肺動脈造影(CPA)
選擇性肺血管造影是目前診斷PE最準確的方法,陽性率達85%~90%,可以確定阻塞的部位及範圍。若輔以局部放大及斜位攝片,甚至可顯示直徑0.5mm血管內的栓子,在栓塞發生72h內,CPA診斷PE有極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一般不易發生漏診。假陽性很少,錯誤率6%。有時因栓子太小不易檢出,因此可產生灌注顯像陽性,而肺動脈造影陰性。作為肺栓塞診斷依據,肺動脈造影的X線征象:必須見到肺動脈腔內有充盈缺損或血管中斷。其他具有提示意義的征象如局限性肺葉、肺段的血管紋理減少或血流緩慢及血量減少等。
肺動脈造影時還可得到一些其他有助診斷的資料,如肺動脈楔壓可指示有無左心衰竭存在;導管與心影的距離,可決定是否有心包炎;正確地測到肺動脈壓。但肺動脈造影有4%~10%發生並發症,如心髒穿孔、熱原反應、心律失常(多見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縮)、支氣管痙攣、過敏反應、血腫等。偶有死亡發生,死亡率0.4%。因此選擇性肺動脈造影必須結合臨床、胸片及肺顯像,主要指征為:
1)肺顯像不能確診,又不能排除PE的病人,尤其原有充血性心力衰竭及慢性阻塞性肺疾患的病人;
2)準備做肺栓子摘除或下腔靜脈手術前,為避免發生肺動脈造影所致危險,應先測肺動脈壓,若肺動脈壓太高,易在造影中產生心髒驟停,因此需在右心轉流下進行造影。
9.數字減影血管影(DSA)
本方法可明顯降低造影劑濃度、用量及副作用,基本無並發症及死亡發生。與顯像比較符合率83.5%。本法適用於顯像高度可疑者或估計栓塞位於肺動脈主要分支者。尤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及不能接受肺動脈造影者。它的X線征象類似於血管造影。
10.磁共振血管造影(MRA)
1997年,Meaney及其同事采用一種新的無創檢查方法——釓增強的肺MRA診斷PE,並與傳統CPA進行比較,發現其敏感性75%,特異性95%,雖較傳統的CPA為低,但MRA避免了電離輻射,避免了可能引起腎毒性的碘造影劑,操作起來比較安全,故不失為一種值得進一步研究的PE診斷方法,但價格太昂貴。
11.超聲心動圖
包括常規經胸超聲(TTE)和經食管超聲(TEE)等,近年來在PE診斷中的作用漸受重視,TTE能顯示肺動脈主幹及其分支栓塞,間接征象有右心室擴大、室壁運動異常、三尖瓣反流、肺動脈高壓等。Rudoni等對71例經CPA證實的PE患者進行了回顧性病例對照研究,發現24例經CPA證實的PE中13例TTE檢查有上述陽性發現,敏感性為0.54;14例TTE檢查陽性中13例CPA證實存在PE,陽性預測值為0.90,認為TTE是一種有前景的PE檢測方法。最近TEE也開始用於PE的診斷,其表現有右心室擴大、室間隔左移、左心室變小呈D字形、右心室運動減弱、肺動脈增寬等。Pruszozky等對40例經CPA或肺證實的PE患者行TEE檢查,結果TEE發現中央型PE(主肺動脈和葉肺動脈內的栓子)32例(80%),但對遠端PE(肺段及以下)發現率較低(46%)。這些資料提示TEE對中央型PE多能明確診斷,但對段及以下動脈內的遠端PE則應取謹慎態度。
12.D-二聚體(D-dimer)
當血栓形成時,D-二聚體質量濃度升高,是一項有前途的檢查方法,以D-二聚體>500μg/L作為診斷標準,其敏感性僅為35.2%,故該法不能用來診斷血栓性疾病,隻能除外該類疾病。
當疑有肺栓塞時,需做胸片、心電圖、血氣分析等檢查,但確診有賴於肺灌注掃描或肺動脈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