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規、生化檢查:了解尿液、腎功能情況及一般情況。酚紅(PSP)排泄試驗能較早提示腎盂積水及腎功能情況。
2、殘餘尿量測定:多用B超測定(常用公式:殘餘尿量=上下徑×前後徑×0.5,殘餘尿量少時可用上下徑×左右徑×0.7),導尿法測定殘餘尿更精確。
3、影像學檢查:排尿期膀胱尿道造影正、側、斜位片顯示膀胱頸部狹窄,後唇向膀胱腔內突出;透視下膀胱充盈狀態及排尿過程中可見膀胱頸口不張、張開不全、張開延遲或提早閉合,同時可顯示擴大的膀胱及輸尿管反流程度。可行靜脈腎盂造影(KUB+IVP)排除泌尿係結石,了解雙腎形態功能情況,必要時進行放射性核素腎圖、腎掃描檢查,明確腎血運情況及腎功能損害程度。
4、膀胱鏡檢查:膀胱鏡置入時阻力大,頸部環狀狹窄,括約肌下緣尿道壁由遠及近無明顯展開跡象,頸部黏膜僵硬,尿道內口後唇抬高,膀胱後壁凹陷,囑作排尿動作時後唇收縮運動減弱,常須將膀胱頸部下壓才觀察到膀胱後壁,膀胱內常有慢性炎症改變,多有小梁,可有輸尿管口張開,可伴有假性憩室或結石存在。有時膀胱鏡退出前可見頸口後唇陡脊狀堤樣突起。
5、下尿路尿流動力學檢查:梗阻早期逼尿肌代償性增生。膀胱內排尿期壓力明顯高於正常(≥70~80cmH2O)。輕度膀胱頸梗阻頸口開放延遲,尿流率可正常;中度梗阻最大尿流率偏低,表現為梗阻性尿流率。梗阻加重逼尿肌代償失調,膀胱擴張殘餘尿出現,膀胱內壓力可降至正常範圍,此時測定排尿期膀胱內壓與尿流率,兩者比值>0.45,說明梗阻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