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發性股骨頭壞死檢查
1.血流動力學檢查
髓腔內壓測定:在局麻或全麻下將套管針直接插入股骨轉子間區的髓腔以測定病變區髓內壓,這種方法較常規X射線和放射核素骨掃描檢查能更早發現骨組織異常變化,對早期診斷股骨頭壞死有一定的價值。正常髓內壓小於4kPa(30mmHg),股骨頭壞死病人常大於此值。如同時往髓腔內注入適量的生理鹽水,觀察其壓力變化情況(衝擊試驗),有助於進一步發現潛在病理改變。
2.髓腔內靜脈X射線攝影術
經測髓內壓的套管針向髓腔內注入造影劑,連續攝X射線片,觀察造影在髓腔內的行程及排空情況,從而檢查血管走行結構,可以為股骨頭壞死的早期診斷提供依據。與髓腔內壓力測定一樣,特異性差及具有創傷性是其缺點。
3.組織病理學檢查
可作為股骨頭壞死的確診依據,早期可見血漿鬱滯,間質水腫,偶可見泡沫細胞和黃骨髓小區域嗜伊紅網狀壞死,隨後嗜伊紅網狀壞死區擴大,所有骨髓腔充滿壞死組織,並出現骨小梁壞死,最後骨髓部分纖維化,壞死骨小梁數量進一步增加,周圍有新生骨細胞圍繞。
4.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是診斷股骨頭壞死最簡單、最實用的方法。股骨頭壞死早期可表現為骨質正常或輕度疏鬆,有些病人因周圍正常骨組織的失用性萎縮,而出現病變區骨密度相對均勻增高現象,隨後可見負重區有楔狀硬化帶或骨組織囊性病灶形成,進一步出現與關節麵平等的“新月狀透亮帶”,關節間隙增寬,此時提示支撐關節軟骨下骨板的鬆質骨骨折塌陷。最後,軟骨下骨板及關節麵塌陷,骨輪廓改變,階梯狀不連續,骨壓縮加重,同時髖臼關節麵也受損,關節間隙狹窄、骨贅形成,整個關節呈現退行性關節炎改變。
此X線片顯示股骨頭早期壞死改變(Ⅰ期),雙側股骨頭不均勻但無骨塌陷,壞死區改變也並不嚴重(箭頭所示)。
注:股骨頭無菌壞死表現為:壞死的骨組織的周圍骨質因亢血出現骨質疏鬆,進而出現尖端指向骨幹的側三角或新月形骨質透亮區,表示壞死的骨組織被來自髓內的肉芽組織清除或替代,同時病灶周圍的壞死組織又被新生骨組織覆蓋,在壞死區邊緣形成硬化帶。反複的壞死和新生骨修複過程形成了股骨頭壞死區周邊硬化的多個囊狀或不規則的透亮區。晚期股骨頭持重麵塌陷,股骨頭變扁,碎裂,關節間隙增寬或半脫位,臨床常用的有Steinberg分級。
(2)放射性核素掃描:
采用99mTc磷酸鹽骨掃描方法診斷各種骨病臨床應用已20餘年。對AVN診斷敏感性高達80%,比常規X射線檢查更早地反映病變情況。常見的骨顯示圖像表現為病灶對示蹤劑吸收增加形成熱區,提示局部有血管及骨組織再生,病變區周圍有修複活動。示蹤劑的吸收程度與病情的嚴重性無正相關。
(3)計算機斷層掃描(CT):
正常股骨頭鬆質骨在CT片上表現為星點狀高密度影。而早期股骨頭壞死病人,CT片上可見股骨頭壞死很少有骨密度改變,因此不能用作股骨頭壞死的早期診斷。故這方麵有待於進一步的觀察。
(4)磁共振(MRI):
在其他檢查陰性而高度懷疑缺血性壞死時,應作MRI檢查。在MRI檢查中,正常的骨軟骨和骨髓分別呈低、中和高信號,含多量骨髓的鬆質骨呈較白的高信號。骨缺血性壞死表現為關節下區的局部異常低信號,可分4型:均勻;不均勻;環狀;帶狀。目前,普遍認為MRI是股骨頭壞死早期診斷的最佳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