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嬰幼兒胃食管反流(嬰幼兒胃食管反流 )

別名: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85%
多發人群:
嬰幼兒人群
發病部位:
食管
典型症狀:
胸骨後疼痛 打嗝 燒心 反酸 嗆咳
並發症:
吸入性肺炎 缺鐵性貧血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兒科 消化內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

 嬰幼兒胃食管反流檢查

 1、食管鋇餐造影

早期和輕度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X線表現為食管的功能性改變和輕微的黏膜形態改變。炎症引起的食管痙攣性收縮,在鋇劑造影時常可以看到食管下端數厘米的一段輕度狹窄,其上方有少量鋇劑存留,尚可通過。狹窄段能擴張至正常程度,在鋇劑通過後狹窄又複出現。直立位檢查時,鋇劑雖可自食管通過,但排空時間較正常延遲。臥位服鋇餐後,表現為正常食管蠕動波停止於主動脈弓平麵,鋇劑雖能進入下部食管,但多在第2次吞鋇時才有少量鋇劑進入胃內。

  X線上所見的胃食管反流程度與反流性食管炎的嚴重程度並不平行。輕度和較早期反流性食管炎在X線檢查雙對比相上,表現為食管黏膜麵和腔壁線的毛糙,食管黏膜麵呈針尖狀鋇點影或顆粒狀小結節影;有時可見糜爛灶,表現為小的點狀鋇斑;或見到網織交錯的線樣龕影。另外還可見到食管內較寬的橫行皺襞,多位於食管狹窄或變形的近側。

  形成瘢痕性狹窄時,其形態多呈細管狀或漏鬥狀,狹窄段多數較規則,邊緣光滑或毛糙不平,呈鋸齒狀。狹窄段常被拉緊、變直,失去正常弧度。擴張度降低,狹窄段以上食管腔輕度擴大。在食管下端常可見到潰瘍,表現為類圓形邊界較清楚的小龕影,一般較淺。

  食管造影對食管炎的受損程度亦也有一定診斷價值。Mc Cauley對胃食管反流X線影像作了分級表,對判別胃食管反流產生程度有一定幫助。

  胃食管反流的X線分級:0級:無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下端;Ⅰ級:少量胃內容物反流入食管下端;Ⅱ級:反流主要在食管,相當於主動脈弓部位;Ⅲ級 反流主要在咽部;Ⅳ級:頻繁反流主要在咽部,且伴有食管運動障礙;Ⅴ級:反流主要在咽部,且有鋇劑吸入。

  X線診斷胃食管反流的陽性率僅25%~75%,Meyers等報道其假陰性14%,假陽性高達31%。這與檢查時鋇餐吞入量有關,新生嬰兒尤其如此。

  在做X線檢查時,還應注意有否食管裂孔疝。尤其是滑動性,此種類型疝X線表現為胃食管前庭段增寬,部分胃黏膜位於膈上及見到上升的食管胃環。

  2.食管動力學檢查

美國Colley等(1957)在研究賁門失弛症時首次進行食管壓力測定。1959年Chappell將此技術引入歐洲,對巨食管的運動紊亂作了測壓研究。1961年Euler對賁門功能采用測壓進行研究,其後Bettex、Cargill等都相繼對裂孔疝、胃食管反流等作了測壓報道。食管測壓現已成為一種被廣泛應用的監測食管功能、評價診斷與治療的技術。

  在診斷胃食管反流中,主要了解食管運動情況及食管下括約肌功能,檢查安全、簡便且無損傷。出生6天以內的新生兒,其食管下括約肌壓力是明顯低的,但以後隨年齡增長與大年齡兒童組值逐步相接近。

  近年來大量資料報道患胃食管反流的新生兒或嬰兒其食管下括約肌壓力有不同程度降低,食管下括約肌壓力區長度短於正常同年齡組及食管下括約肌順應性差等表現,但也有一部分胃食管反流新生兒、嬰兒的食管下括約肌壓力正常,而無胃食管反流的正常兒出現食管下括約肌壓力偏低現象。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降低與胃食管反流的發生符合率約87%。

  3.24h食管pH監測

1969年Spencer首先描述,後由De Meester與Johnson加以發展。檢測時可同時進食或睡眠。24h食管pH監測診斷胃食管反流的敏感性為88%,特異性為95%,目前為首選診斷方法,能客觀地反映反流情況,安全、操作簡便,且能分辨生理性與病理性反流。

  正常情況下一般睡眠時沒有反流,總反流時間<4%監測時間,平均反流持續時間<5min及平均清除時間<15min。上海新華醫院102例小兒24h食管pH監測的體會,這是一項正確性高,安全無損傷檢查的新技術。

  4.食管內鏡檢查

此為最適宜的明確食管炎的方法,結合病理學檢查,能反映食管炎的嚴重程度,其敏感性為95%,特異性為41%。但此法不能反映反流嚴重程度,僅反映食管炎嚴重程度,對判斷輕度(Ⅰ級)食管炎困難,故大部分學者提出,內鏡顯示Ⅰ或Ⅱ級食管炎不需作黏膜活檢,隻在鏡檢不明顯或有可疑變化時作Rubin管吸引活檢,但原則上新生兒期不做。黏膜活檢也是診斷Barrett食管的主要依據。內鏡下反流性食管炎的分型:

  (1)Savary-Miller分型(1978):

Ⅰ:孤立糜爛灶與紅斑灶和(或)滲出;Ⅱ:散在糜爛和潰瘍,未波及食管全周;Ⅲ:糜爛和潰瘍波及食管全周,但未形成狹窄;Ⅳ:慢性病損或潰瘍,同時有食管壁的纖維化、狹窄、短食管和(或)柱狀上皮食管。

  (2)Jamieson分型:

  0:正常黏膜;Ⅰ:孤立發紅區;Ⅱ:潰瘍形成;Ⅲ:食管狹窄形成。

  (3)第九屆世界胃腸病會議分型:

Ⅰ:稀疏、垂直的糜爛或潰瘍;Ⅱ:融合性潰瘍;Ⅲ:潰瘍融合成環狀;Ⅳ:瘢痕、狹窄。

  5.胃食管核素閃爍掃描記錄

自胃管內注入核素99mTc標定液,然後在安靜下行閃爍掃描記錄。此檢查可提供有否胃食管反流的信息,並觀察食管功能,且可連續攝片。同時了解胃排空,食管清除等作用,當肺內出現標記的核素,即可證實呼吸道症狀與胃食管反流有關。Rudd提示診斷兒童胃食管反流中此法敏感性80%。

  6.酸反流試驗(Tuttle試驗)

將一根pH微電極探頭插入食管下括約肌上方約3cm,然後將0.1mol/L鹽酸溶液,按體表麵積每1.73m給300ml計算,用鼻飼管注入胃中,對食管pH行監測,當有胃酸反流到食管時,其pH<4。本試驗靈敏度高,且對病兒無太大刺激,有人用蘋果汁替代鹽酸溶液效果相似。也有作者認為其假陽性率可達31%,不如24hpH監測那樣既無損傷性,且正確性高。

  上述各種方法均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近年來Arasu、Bettex等先後提出聯合應用2種測定方法更能提示診斷的正確性。目前以X線食管吞鋇配合食管動力學檢查與24h食管pH監測檢查最為常用。

嬰幼兒胃食管反流相關醫生

更多>

  • 李秀蓮,主任醫師
    李秀蓮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青海省婦女兒童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 彭玉,主任醫師
    彭玉 主任醫師
    未開通
    貴陽中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小兒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 王珩,主任醫師
    王珩 主任醫師
    未開通
    昆明市延安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對小兒佝僂病心肌炎、肺炎、貧血、腹瀉、心理因素性疾病的診治

  • 蘇詒英,主任醫師
    蘇詒英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大連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兒科

    擅長疾病:新生兒窒息、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缺氧缺血性腦病、早產兒營養等

嬰幼兒胃食管反流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