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
1.快速血漿反應素(rapid plasma reagin,RPR)試驗:為VDRL試驗的改良法,可使用血漿。原理是用未經處理的藥用碳顆粒(直徑3~5μm)吸附VDRL抗原。此顆粒若與待檢血清中的反應素結合,便形成黑色凝集塊,肉眼即可識別,不需低倍鏡觀察。試驗在專用紙卡的反應圈(內徑18mm)內進行。此試驗敏感性高,具一定特異性,而且經濟、方便、快速、適合大規模篩選且能定性或半定量。
2.腦脊液檢查:可用於神經梅毒。
3.組織病理檢查:活組織檢查有時能發現組織中梅毒螺旋體,多用嗜銀染色。但染色後菌體易與彈力纖維混淆,可采用特殊的免疫熒光或免疫過氧化物酶染色,但標本不能被冷凍。
4.暗視野顯微鏡檢查:一期、二期梅毒和早期先天性梅毒應采用暗視野顯微鏡檢查皮損分泌物中的蒼白密螺旋體,陽性者應見到有規律螺旋運動的病原體。暗視野檢查簡便、快捷而準確。一處皮損隻有連續3次檢查後仍未發現梅毒螺旋體才能判為陰性。暗視野顯微鏡檢查法不適合用於口腔黏膜的損害,因為顯微鏡下見到的梅毒螺旋體無法與口腔中非致病的螺旋體區別。應注意檢查前皮損部位不能外用抗生素,或使用含抗生素的生理鹽水作為檢查的載液。標本中已死亡的梅毒螺旋體可用直接或間接免疫熒光染色或免疫過氧化物酶染色法鑒別。
5.血清學檢查即康-華氏反應:病灶處取材,光學顯微鏡暗視野油鏡下檢查螺旋體。房水、玻璃體取材,熒光素標記抗體直接染色,熒光顯微鏡檢查螺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