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細胞病毒性葡萄膜炎檢查
1.血清學檢查:
血清學檢查可以確定新生兒或嬰兒是否有近期的或活動性感染。補體結合試驗是測定抗CMV抗體最常用的方法,但此實驗不能鑒別IgG和IgM,這種方法的敏感性雖然達90%,但免疫熒光和酶聯免疫吸附技術更為敏感。陽性的血清抗體意味著宿主曾經感染過CMV,但並不意味著一定有組織病變。動態抗體測定發現IgG抗體效價增加4倍或4倍以上則對診斷有重要價值,更高的抗體水平對活動性CMV感染有更大的確診價值。抗CMV IgM抗體的出現提示有近期感染,但不能確定為原發感染,因為在感染後它可持續數月,也可以在病毒激活時出現。此外在類風濕因子陽性時,也可出現假陽性結果。值得說明的是大量的IgG可以導致假陰性結果,這是因為IgG與CMV抗原有高度的親和性,二者結合反使血清IgG水平下降,尤其是在新生兒更是如此。新生兒由於接受了高水平的母體IgG,假陰性結果可高達20%。IgM不能穿過胎盤,臍帶血中的IgM提示宮內感染,在成人抗體效價的意義較小,因為大多數成人有陽性的抗體效價。
2.病毒分離培養:
病毒分離培養是確定診斷的重要依據。來自患者的多種標本如血、尿、唾液、玻璃體標本或視網膜脈絡膜活組織檢查標本等均可以用來進行培養。來自身體任何部位的標本培養發現CMV均有助於診斷。但由於感染後的個體可以排泄病毒長達數月至數年之久,活組織檢查和培養結果應當根據臨床症狀和體征進行解釋。從喉采集的標本及尿液標本進行培養最有價值,患者的視網膜下液、玻璃體、唾液腺、乳汁、精液、宮頸分泌液等也可發現陽性結果。培養通常使用成纖維細胞,病毒形成特征性的細胞改變一般所需時間較長,從數天至6周不等,但多在2~3周。目前已研製出快速的培養係統,在細胞培養8~32h利用免疫熒光單克隆抗體技術,檢測早期和晚期蛋白,即可迅速確定診斷。
3.核酸測定:
分子生物學技術為CMV性視網膜炎的診斷提供了很大幫助。原位雜交或PCR技術可以測定組織中的CMV基因組,原位雜交是測定組織中CMV DNA或RNA的一種敏感技術,對於活動性CMV性視網膜炎,此種技術既敏感又特異。但對於已接受治療的患者,由於無病毒複製,此種技術的診斷價值不是很大。PCR技術已用於測定房水、玻璃體、視網膜下液以及福爾馬林固定的眼組織切片中的CMV,對於非典型病例的確診有重要價值。抗病毒治療可能對PCR的陽性率有一定的影響。Gerna等發現在治療前12例患者的房水中PCR檢測結果均呈陽性,但治療開始後僅4例標本陽性。McCan等發現在未治療的CMV感染患者,PCR技術檢測的敏感性為95%,但在治療後,其敏感性僅為48%。PCR技術是一種非常敏感的技術,任何汙染都可造成DNA擴增,出現假陽性結果。所以在實驗操作時應特別注意標本汙染的問題。
4.組織病理學檢查:
組織學檢查可發現有核內包涵體的巨細胞,偶爾可看到顆粒狀的嗜堿性包涵體。利用抗體檢測病毒抗原的免疫細胞化學技術和電鏡檢查或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發現神經視網膜和視網膜色素上皮有抗CMV抗體染色,這些對診斷均有較大幫助。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CMV性視網膜炎在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時,通常顯示受累的小動脈充盈延遲,在萎縮的視網膜色素上皮部位透光增強,但在色素堆積的部位可見熒光遮蔽。在某些部位發生顯著的血管滲漏,而其他一些部位可以顯示相對弱熒光(即在白色壞死區),小動脈狹窄和散在的微血管瘤也可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