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絡膜轉移癌檢查
1.原發性腫瘤相關性檢: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
2.病理學檢查:
當非侵犯性診斷方法均不能診斷時,最後可考慮經玻璃體作細針穿刺取得脈絡膜標本做活檢及免疫組化以求確診。瘤栓隨血流駐留在脈絡膜中、小血管層,脈絡膜因腫瘤浸潤而增厚。腫瘤不穿破玻璃膜;視網膜神經上皮可脫離,但很少與脈絡膜發生粘連,因而錐、杆體細胞受損少。脈絡膜轉移癌的細胞形態、結構和排列保留了原發癌的特點。原發於乳腺癌者,癌細胞常呈腺樣排列或形成上皮巢;肺或支氣管腺癌常為腺樣或不規則細胞條索;肺燕麥細胞癌的瘤細胞體積較小,呈巢狀排列,無腺泡樣結構;原發於胃和甲狀腺者呈局灶性隆起生長;來自皮膚的黑色素瘤一般均含有較多的黑色素。細胞分化好者,常保持原發腫瘤的組織模式。分化差者,組織學檢查常無法了解其原發腫瘤的特性,需經特殊染色、電鏡、免疫組織化學或檢測血中癌胚抗原等做進一步鑒別。
3.眼底熒光血管造影:
因轉移的部位、病程、原發瘤種類、臨床表現的不同,影像亦有差異。因瘤體以細胞成分為主,間質和血管少,熒光血管造影早期瘤體呈無脈絡膜背景熒光的暗區,以後出現針尖或斑點樣熒光,晚期滲漏而有斑駁樣強熒光。與脈絡膜黑色素瘤相比,熒光顯得較為均勻一致;也無黑色素瘤中有時可見到的腫瘤內大管徑血管。早期瘤體表現無脈絡膜背景的暗區,至動靜脈期,視網膜血管爬行其上,伴有毛細血管擴張及血管瘤樣改變,一直維持到靜脈期,隨即在弱熒光區內逐漸出現斑點狀強熒光,且常先出現於邊緣部,有時可有輕度滲漏和融合,其間夾雜遮擋熒光的斑片,使整個病變區成斑駁狀,晚期熒光仍然很強。在腫瘤邊緣由許多細點組成較寬的強熒光環帶,也是脈絡膜轉移癌的特征性表現之一。但有的病例,病變區中部在造影過程中始終為一塊較大的弱熒光區,可能癌瘤生長迅速,中部發生壞死所致。
4.吲哚青綠(ICGA)檢查:
孤立型腫物可顯示和FFA相似的圖像,不過熒光強度弱而且出現晚。如果瘤體扁而薄,常可透過腫物而見到下麵的脈絡膜血管。作FFA檢查時,如整個瘤體呈較強熒光而不能與其他腫物鑒別;或小點狀滲漏與其他疾患如原田病鑒別困難時,可作ICGA檢查。
5.超聲波檢查:
超聲的特點有助於診斷。A超掃描顯示中~高的瘤內反射波,這與黑色素瘤的低或中度的內反射有所不同。B超掃描呈厚薄不一的扁平隆起,底較廣,均>15mm,高度在2~5mm。有的病變僅表現為脈絡膜增厚。腫瘤內回聲較多,強弱分布不均。常有視網膜脫離。
6.視野檢查:
早期平麵視野可查出與腫瘤相符的絕對暗點。
7.影像學表現:
CT表現眼後節有等密度的隆起或扁平增厚,單個或多發,可有輕度增強。伴有視網膜下積液。MRI檢查T1加權像多為高信號強度,表麵可呈不規則結節狀;T2加權像常仍為高信號。常伴視網膜脫離。MRI檢查還可顯示顱內的轉移灶,這對診斷及治療均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