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兒ABO血型不合預防
溶血病的發病,需要母體先後兩次接觸抗原,才能產生足夠量的抗體使胎兒受累發病。首先了解孕婦是怎樣致敏的,當母親是Rh陰性時,胎兒的Rh陽性紅細胞主要是在分娩過程中,由於胎盤的損傷孕期胎兒紅細胞通過胎盤滲漏進入母體,不過機會少,數量小,進入母體的Rh陽性紅細胞逐漸聚集在脾髒中,被該處的吞噬細胞所吞噬,但需要相當長時間才能釋放足夠的Rh抗原,刺激免疫活性細胞產生抗體。開始產生的抗體是IgM,不能通過胎盤,但不久即產生IgG抗體,可以通過胎盤至胎兒。第一次產生抗體的速度慢,數量少,且經過一段時間後即停止增長。但在產生抗體的同時出現免疫記憶細胞,且永久存在,整個過程至少需要8~9周或6個月,此時該婦女已致敏。一旦致敏,就不能再恢複到未致敏狀態,至該婦女第2次再懷孕Rh陽性胎兒時,抗原再次進入母體後則引起強烈反應,此時產生抗體速度快,數量多,這種情況多發生在第2次懷孕分娩過程中,即母親需二次接觸抗原才會使新生兒發生溶血病。因此,預防Rh陰性婦女發生致敏,必須在第1次分娩Rh陽性新生兒後立即進行。故在第1次接觸Rh陽性時即應注射抗D球蛋白。於第1次分娩Rh陽性新生兒後72h內肌內注射抗Rh(D)IgG 300μg,輸血時抗Rh(D)IgG劑量可按20μg/ml血計算。產前預防劑量一般主張300μg,若為流產,孕齡不滿12周注射50μg,>12周注100μg,28周200μg,然後按照每毫升胎兒血液完全被中和需注射抗D抗體10~25μg計算,以求合適的劑量。對未致敏的Rh陰性婦女,在孕28周時可加注Rhogam300μg,分娩Rh陽性新生兒後72h再加注300μg。對有ABO溶血病史的孕婦,用活血化瘀中藥可取得一些預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