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患病的輕重程度決定於體內存在的寄生蟲的數量,成蟲多數寄生於回腸的中下部,一般為1~2條。
患者早期不顯症狀。症狀輕重和寄生的蟲數有關。偶爾可有食欲不振、乏力等。隨著蟲體代謝產物等毒性物質被吸收後,患病者一般有陣發性腹痛、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瀉、消瘦、貧血等症狀;繼而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失眠、多夢等神經精神症狀。
其吻鉤附於腸粘膜上,造成機械性損傷和出血,且經常更換部位,致使腸壁多處受損,引起炎症、壞死和潰瘍。隨後由於結締組織的增生,局部形成直徑為0.7-1.0cm大小的棘頭蟲結節,質硬並突出漿膜麵,常可與大網膜組織粘連後形成包塊,腹部壓痛處可觸及圓形或卵圓形包塊。部分嚴重患者有時因腸粘連而引起腸梗阻,蟲體吻突不斷向腸壁深層侵犯,可穿破腸壁,造成腸穿孔。
二、診斷:
診斷過程主要根據臨床表現和是否有食甲蟲類的曆史來判斷。 注意營養發育情況,有無消瘦、貧血、營養不良、腹部壓痛、包塊。或者有個別病人可因服用驅蟲藥而排出蟲體,或因急腹症於手術時發現蟲體後,從其形態特征來進行鑒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