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症狀診斷
一、症狀
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腦卒中引起猝死的最常見原因,許多病人死於就醫途中,入院前病死率在3%~26%。死亡原因有腦室內出血、肺水腫以及椎-基動脈係統動脈瘤破裂等。即使送至醫院,部分病人在明確診斷並得到專科治療以前死亡。1985年的文獻報道,動脈瘤破裂後隻有35%的病人在出現蛛網膜下腔出血症狀和體征後48h內得到神經外科相應治療。
1.誘發因素
約有1/3的動脈瘤破裂發生於劇烈運動中,如:舉重、情緒激動、咳嗽、屏便、房事等。如前所述,吸煙、飲酒也是蛛網膜下腔出血的危險因素。
2.先兆
單側眼眶或球後痛伴動眼神經麻痹是常見的先兆,頭痛頻率、持續時間或強度改變往往也是動脈瘤破裂先兆,見於20%病人,有時伴惡心、嘔吐和頭暈症狀,但腦膜刺激症和畏光症少見。通常由少量蛛網膜下腔滲血引起,也可因血液破入動脈瘤夾層,瘤壁急性擴張或缺血。發生於真正蛛網膜下腔出血前2h~8周內。
3.典型表現
多驟發或急起,主要有下列症狀和體征:
(1)頭痛:
見於80%~95%病人,突發,呈劈裂般劇痛,遍及全頭或前額、枕部,再延及頸、肩腰背和下肢等。Willis環前部動脈瘤破裂引起的頭痛可局限在同側額部和眼眶。屈頸、活動頭部和Valsalva試驗以及聲響和光線等均可加重疼痛,安靜臥床可減輕疼痛。頭痛發作前常有誘因:劇烈運動、屏氣動作或性生活,約占發病人數的20%。
(2)惡心嘔吐、麵色蒼白、出冷汗。
約3/4的病人在發病後出現頭痛、惡心和嘔吐。
(3)意識障礙:
見於半數以上病人,可有短暫意識模糊至昏迷。17%的病人在就診時已處於昏迷狀態。少數患者可無意識改變,但有畏光、淡漠、怕響聲和振動等表現。
(4)精神症狀:
表現為譫妄、木僵、定向障礙、虛構和癡呆等。
(5)癲癇:
見於20%的病人。
(6)體征:
①腦膜刺激症,約1/4的病人可有頸痛和頸項強直,在發病數小時至6天出現,但以1~2天最多見。Kernig征較頸項強直多見。
②單側或雙側錐體束症。
③眼底出血:表現為玻璃體膜下片狀出血,多見於前交通動脈瘤破裂,因ICP增高和血塊壓迫視神經鞘,引起視網膜中央靜脈出血。此征有特殊意義,因為在腦脊液恢複正常後它仍存在,是診斷蛛網膜下腔出血重要依據之一。視盤水腫少見,一旦出現則提示顱內占位病變。由於眼內出血,病人視力常下降。
④局灶體征,通常缺少,可有一側動眼神經麻痹,單癱或偏癱、失語、感覺障礙、視野缺損等。它們或提示原發病和部位或由於血腫、腦血管痙攣所致。
4.非典型表現
(1)少數病人起病時無頭痛,表現惡心、嘔吐、發熱和全身不適或疼痛,另一些人表現胸背痛、腿痛、視力和聽覺突然喪失等。
(2)老年人蛛網膜下腔出血特點:
①頭痛少(<50%)且不明顯;
②意識障礙多(>70%)且重;
③頸項強硬較Kernig征多見。
(3)兒童蛛網膜下腔出血特點:
①頭痛少,但一旦出現應引起重視;
②常伴係統性病變,如主動脈弓狹窄、多囊腎等。
二、診斷
首先應明確有無蛛網膜下腔出血。突然發作頭痛、意識障礙和腦膜刺激症及相應神經功能損害症狀者,應高度懷疑蛛網膜下腔出血。突發劇烈頭痛時應引起注意,及時進行頭顱CT檢查,必要時腰穿,以明確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