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本病起病緩慢,早期往往無症狀或僅有非特異的症狀,如神情萎靡、無力、食欲不振、惡心、體重減輕、四肢麻木等,大多於血鈣測定時始被發現。隨病情發展,由於過多的PTH使骨、腎和腸的鈣吸收增加,轉運入血循環,因而出現高血鈣、骨骼病變和腎髒病變等,可單獨出現或合並存在。進展緩慢,常數月或數年才引起病人的注意,往往不能敘述正確的發病時間。少數情況下,可突然發病,表現為明顯的脫水和昏迷(高鈣血症性甲狀旁腺危象)。李鬆奇報告55例手術患者,血鈣均升高,為2.7~3.9mmol/L,平均(3.1±0.42)mmol/L,50例術前測定iPTH,均升高為102.3~2000pg/ml,平均(489.23±69.2)pg/ml。
1.高鈣血症的症狀
(1)神經精神症狀:
反應遲鈍、近期記憶力減退、性格改變、易激動、猜疑、抑鬱、嗅覺失靈、聽覺障礙、觸覺異常、震顫、嗜睡,易誤診為老年性精神病。重症患者血鈣>3.25mmol/L(13mg/dl)可出現精神錯亂、幻覺,甚至昏迷。
(2)神經肌肉的症狀:
肌無力、肌萎縮,特別以近端肌肉為主,下肢先於並重於上肢,重症患者下肢沉重、步履及活動困難,但無感覺異常;舌肌可萎縮;血鈣長期>3mmol/L(12mg/dl)時易發生神經肌肉的病變。肌電圖顯示去神經樣多相電位圖像,振幅小、間期短,提示係緣於神經病變。心肌不應期縮短,心電圖顯示Q-T間期縮短、P-R時間延長,可有室性心律失常;高鈣危象時(血鈣>3.75mmol/L)可出現致死性心律失常。
(3)胃腸道症狀:
常有厭食、惡心、嘔吐、腹脹、便秘和胃腸蠕動緩慢。由於高血鈣可促使胃泌素分泌,胃酸增多,致使PHPT易於伴發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多發性潰瘍,據統計約在10%以上,且用製酸劑無效。此外,由於胰蛋白酶原被激活及有胰結石,因而易並發急性及慢性複發性胰腺炎,占5%~10%。臨床上難治性潰瘍和(或)慢性胰腺炎若伴有血鈣增高,是擬診甲旁亢的一個重要線索。
2.代謝性骨病
由於PHPT可引起廣泛的骨礦質吸收及纖維性囊性骨炎,因此患者普遍陳訴骨痛,尤以承受壓力的下肢、腰椎及足底最為常見,活動時愈益加劇;下頜骨因骨吸收可有齒槽骨疏鬆及下頜骨痛,也是本病常見的早期病象,易誤診為牙科疾病。重者錐體變形、胸廓塌陷、骨盆畸形、四肢彎曲、身高變矮、活動受限。久病或重症的患者常有纖維性囊性骨炎,病變所在部位好發自發性病理性骨折,最終導致傷殘與畸形,如長骨和肋骨膨出、腫痛;頜骨“棕色瘤”(由破骨細胞、成骨細胞及纖維組織形成,並常有陳舊性出血而呈棕黃色)能引起麵部畸形,可誤診為骨囊腫或牙齦瘤;軟骨下骨折可導致侵蝕性損傷而引起關節痛,以及指關節的廣泛性疼痛,易誤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軟骨鈣鹽沉著可引起假性痛風發作。PHPT並發高血氯性酸中毒者,因能促使骨礦質的溶解,可加重骨吸收。PHPT伴有鈣和維生素D攝入不足者,則除骨質疏鬆外,常同時並有骨軟化。我國甲旁亢的骨病發生率遠較國外多見而嚴重,可能與飲食中鈣的攝入量偏低有關。增加腸鈣的吸收,似有助於延緩骨病的發生與發展。
3.腎髒病變
本病早期高血鈣較輕,尿鈣排泄較低。當血鈣>2.9mmol/L,尿鈣重吸收相應減少,尿排鈣量增多;鈣離子進入集合管上皮細胞胞漿,可使微小管的微小管蛋白(tubulin)阻止集合管腔內水分的重吸收;鈣還能阻抑抗利尿激素與受體結合,並抑製腎小管鈉離子的重吸收;持久的高血鈣還會引起腎髓質集合管及髓襻的變性壞死,使抗利尿激素的作用大大減弱,致使尿濃縮功能障礙。通過以上機製可出現多飲多尿,重者(血鈣常>3.25mmol/L)呈尿崩症樣症狀。此外由於高鈣尿,尤其是腎小管發生變性時,腎小管排H 及對HCO3-的重吸收減少,不僅可引起輕度的腎小管性酸中毒,而且可促成腎結石及腎鈣鹽沉著。有的作者發現,PHPT盯的腎結石形成尚與血漿中1,25-(OH)2D3的濃度相關。臨床上PHPT的腎損害最多見的為腎結石伴腎絞痛及血尿;因結石往往隨病程而增大增多,故大多為活動性複發性結石,並以草酸鈣結石居多,也可為磷酸鈣。據報道,甲旁亢引起的腎結石占所有複發性及活動性腎結石的3%~10%,占所有高尿鈣性腎石症的5%~10%。其次,PHPT尚易並發腎鈣鹽沉著症,又稱腎鈣化,但任何原因的高血鈣與高尿鈣均可引起腎鈣化。甲旁亢有腎結石者大多不伴有腎鈣化,而有腎鈣化者多見於伴有纖維性囊性骨炎的重症甲旁亢患者。腎鈣化係放射學診斷的病名,而在甲旁亢的病理鏡檢中腎鈣化遠較X線診斷時為多見。甲旁亢的腎鈣化好發於腎髓質的錐體部,因而可累及腎遠曲小管,其次為髓襻與集合管,最終會導致腎間質纖維化,所以腎鈣化更易出現輕度的腎小管性酸中毒及多尿;久病及重症的甲旁亢常有脫水及體重下降。上述腎髒損害又易引起繼發性感染,最終導致腎衰竭,並成為PHPT的一個主要死因。PHPT的腎損害,國外較我國多見,似與國外飲食中的鈣攝入量偏高有關。20世紀70年代前的報道PHPT腎損害高達60%~70%,近年來由於早期診斷的水平提高,甲旁亢的腎髒並發症已有所減少。
4.其他
長期的高鈣血症,尤其是甲旁亢並發腎髒損害及腎功能不全時,可有尿排磷障礙,由於血中鈣磷的乘積超過正常可發生轉移性鈣化,諸如鈣化性肌腱炎,以及軟組織、肺、腎、動脈、心肌及皮膚的鈣化,後者可引起頑固的皮膚瘙癢、帶狀角膜病及結膜下的鈣沉著症。此外,據美國麻省總醫院報道,約半數患者有貧血,20%~60%的患者有高血壓,可能與高血鈣、高腎素或腎髒病變有關。文獻中還曾有甲旁亢與橋本甲狀腺炎及皮質醇增多症並存的個案報道,然而並非多發性內分泌腺腫瘤(MEN)。新生兒發生低鈣性搐搦症,應追查其母親有無甲旁亢。
5.臨床分型
按症狀可將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分為3型:
(1)Ⅰ型:以骨病為主,血清鈣平均3.3mmol/L,腫瘤平均5.9g,平均症狀期3.6年。
(2)Ⅱ型:以腎結石為主,血清鈣平均2.88mmol/L,腫瘤平均1.05g,平均症狀期6.8年。
(3)Ⅲ型:為兩者兼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