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白塞病(白塞病 )

別名:
絲綢之路病,白賽綜合征,白塞氏病,貝赫切特氏病,眼-口-生殖器綜合征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90%
多發人群:
所有人群
發病部位:
血液血管
典型症狀:
傳導阻滯 關節疼痛 痤瘡樣皮疹 角膜潰瘍 腸麻痹
並發症:
視網膜靜脈阻塞 視網膜血管炎 毛囊炎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風濕科 內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白塞病有哪些症狀?

  一、症狀

  全身各係統均受累,而較常見的是口腔、皮膚、生殖器和眼等,中樞神經係統、血管和消化道發病均較重,並以男性發病為高。日本學者報告各器官係統損害的發生率分別為:口腔潰瘍100%,皮疹90%,外生殖器潰瘍97%,眼部損害79%。眼部損害男性多於女性,其發生率分別為90%及40%。其他係統損害為中樞神經係統28%,消化係統20%,心血管係統15%,關節15%。黃正吉等分析了我國白塞病各臨床表現的發生率為:口腔潰瘍99%,眼部病變43.2%,外生殖器病變73.6%,皮膚病變96.8%,神經係統26%,大血管8.7%,消化道8.4%,關節炎60.9%。

  少數患者為急性發病,可於5天至3個月內兩個以上部位同時發生損害,病情重,常伴有高熱等。經過一定時期的緩解後,可慢性反複發作,兩次複發間隔的平均時間1~2個月。大多為慢性發病,先於一個部位發生損害,經不同時期的反複發作與緩解之後,再分別於其他部位發病。後者以局部損害為主,全身症狀較少,但在病程中可以急性加重。

  無論是急性發作或是在慢性病程中急性加重,主要的全身症狀都是高熱、頭痛、乏力、食欲不振、關節疼痛或腫脹等。熱型不定,少數病例可持續高熱。過度疲勞、睡眠不佳、月經、季節氣候改變等,均可使不同部位的損害加重。少數患者有家族史,無接觸傳染病例。

  1.基本症狀

指在本病中最常見又往往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它們可以在長達數年時間內相繼的出現或同時出現。大部分起病隱匿,少數起病急驟並伴有發熱、乏力等全身症狀。

  (1)複發性口腔潰瘍(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

每年發作至少3次,發作期間在頰黏膜、唇緣、唇、軟齶等處出現不止一個的痛性紅色小結繼以潰瘍形成,潰瘍直徑一般為2~3mm。有的以皰疹起病,約7~14天後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有持續數周不愈最後遺有瘢痕者。潰瘍此起彼伏。本症狀見於98%的患者,且是本病的首發症狀。它被認為是診斷本病的最基本且必需的症狀。

  (2)複發性外陰潰瘍(recurrent genital ulceration):

與口腔潰瘍症狀基本相似,隻是出現的次數較少,數目亦少。常見的部位是女性患者的大、小陰唇,其次為陰道;男性的陰囊和陰莖。也可以出現在會陰或肛門周圍。約80%有此症狀。

  (3)皮膚病變:

皮膚黏膜損害是本病的一個主要症狀,占95.7%。皮膚損害有如下4種:

  ①結節性紅斑

是皮膚損害中最多見的一種,主要在下肢,特別是小腿,有時也可發生於上肢及軀幹,以伸側麵多見。皮下結節一般為蠶豆到胡桃大,深淺不一,有疼痛和壓痛,皮膚色淡紅、暗紅或紫紅,質地偏硬。從幾個至幾十個不等,無規律散在分布。1個月左右可自行消退,但易複發。或為一麵消退,一麵新發。多數是夏天較重,極少破潰。部分結節紅色範圍可超過結節麵積,越向外顏色越淡,似有一紅暈環繞。

  ②血栓性靜脈炎

主要發生於下肢,有時也發生於上肢,為觸之發硬的皮下索條,有局部壓痛。若發生於皮下深部,則體檢時僅有皮下索條感;若發生於皮下淺表靜脈,可有不同程度皮膚表麵發紅和高起皮膚的索條狀物。淺表性血栓性靜脈炎也可繼發於靜脈注射藥物之後。

  ③毛囊炎樣及樣損害:

男性多於女性,毛囊炎樣損害多於癤樣損害。該種皮損可發生於體表任何部位,多見於頭、麵、胸背及陰部。皮損多少不一,可反複發作,以夏天為重。這些皮損基底浸潤較顯著,頂端膿皰較少,周圍紅暈較大,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硬結。細菌培養呈陰性,抗生素治療無效。

  ④針刺反應:

注射(肌肉、靜脈)、針灸等刺傷皮膚真皮層,24~48h後即可在針刺部位產生帶紅色的丘疹,中心有膿皰,以後逐漸結痂,此種反應稱為針刺反應。1周左右消退。病情活動期多呈陽性,有特異性診斷意義。有時針刺反應為陰性,此時用生理鹽水注射,一般在24h後可於針刺部位出現膿皰。必須強調,即使針刺反應陰性,也不能排除白塞病。

  (4)眼損害:

以眼部症狀為白塞病的主要表現,也稱眼白塞病,其主要特征為一過性、回歸性滲出性炎症。眼球各組織均可受累,早期表現為角膜炎、結合膜炎、鞏膜炎虹膜睫狀體炎伴前房積膿等。反複發作後,則主要表現為脈絡膜炎葡萄膜炎、視網膜炎以及眼底出血、玻璃體渾濁等,隨著病情的發展,最後可導致失明。眼部損害可為單側性,也可為雙側性。

  結合膜炎、角膜炎、鞏膜炎都是在血管炎的基礎上,由於炎症化學刺激或其他有害因素共同作用導致血循環障礙而造成的。結合膜炎也呈回歸性發作,每次發作持續3~5天。可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角膜炎。經久不愈者常常造成角膜潰瘍,甚至可發生角膜穿孔。有時在結合膜炎、角膜炎反複發作的基礎上,可出現繼發性白內障

  典型虹膜睫狀體炎伴前房積膿並不多見,前房積膿為無菌性,細胞成分為中性粒細胞,內含少量纖維蛋白。白細胞主要來自炎症性虹膜。視網膜炎的特征為急性回歸性發作,表現為視盤發紅、渾濁,視網膜白斑、出血等。玻璃體渾濁為本病眼部損害的主要表現之一,每次發作都可使之加重,這種改變先於前房渾濁。玻璃體渾濁是由於周圍毛細血管炎性滲出所造成的。同玻璃體內膜相連的乳頭周圍放射狀毛細血管的滲出物,容易進入玻璃體,刺激內膜而形成肉芽腫組織。同理,與睫狀體後環脈絡膜相連接的部位周圍也容易形成肉芽腫組織。玻璃體與睫狀體後環脈絡膜處形成的肉芽腫,是造成玻璃體渾濁的主要因素。

  2.係統症狀

除上述基本臨床症狀外,有部分病人尚有髒器係統的病變,這些病變亦多因局部血管炎所引起,係統病變大多出現在基本症狀之後。

  (1)消化道病變:

本型又稱胃腸-貝赫切特病。它出現在10%~15%的患者。消化道症狀按其出現的頻率有腹痛並以右下腹痛為常見,伴有局部壓痛和反跳痛,其次為惡心、嘔吐、腹脹、納差、腹瀉、吞咽不適等。通過胃腸X線檢查、內鏡檢查及手術探查看到腸道的基本病變是自食管下段開始的多發性潰瘍,回盲部為受累最多的部位,進行內鏡檢查的15例中有7例此處有潰瘍,其次為升結腸、降結腸、胃、食管等處,總之這種病變可出現在自口到肛門的全消化道的任一部位。重者合並潰瘍出血、腸麻痹、腸穿孔、腹膜炎、瘺管形成、食管狹窄等合並症,甚至可以因此而死亡。

  (2)神經係統病變:

本型又稱神經-貝赫切特病。見於10%的患者,男性並發此病變明顯多於女性(10∶4),除個別外都在基本症狀出現後的數月到數年內出現。臨床表現隨其受累部位而不同。腦、脊髓的任何部位都可因小血管炎而受損(即使在同一患者,神經係統可多部位受累),因此患者神經係統的臨床表現極為多樣化。北京協和醫院收治14例中有6例表現為精神行為異常,甚至失語,2例有意識障礙和抽搐,2例有惡心、嘔吐,2例出現脊髓病變,有肢體麻木、痛覺過敏,其中1例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1例除有腦梗死外尚合並有周圍神經病變。1例無神經係統症狀。

  並發神經係統病變者多發病急驟,根據其症狀可分為腦膜炎、腦幹損害、良性顱內高壓、脊髓損害、周圍神經受損等類型,現將各類型的症狀列舉如下:

  ①腦膜炎型:

頭痛、意識障礙、精神異常、視盤水腫、腦膜刺激征、雙側錐體束征、偏癱等。

  ②腦幹損害型:

頭暈、頭痛、耳鳴、意識障礙、眼震、Horner綜合征、腦神經麻痹、吞咽困難、發嗆、呼吸障礙、癲癇等。

  ③良性顱壓增高:

頭痛、嘔吐。

  ④脊髓型:

雙下肢無力、麻木、感覺障礙、不同程度截癱,尿瀦留、大小便失禁,病理反射陽性。

  ⑤周圍神經型:

四肢無力、麻木、周圍型感覺障礙、肌萎縮、腱反射低下等。合並周圍神經病變者明顯少於中樞神經病變者,僅為中樞病變的1/10。

  腦脊液的異常為顱內壓力增高,約80%有輕度白細胞增高,單核細胞或多核細胞各占一半。33%~65%有蛋白的升高。腦MRI對診斷有一定的幫助,可見到腦組織不同部位(額葉、枕葉、顳葉、小腦、基底)多發性梗死,有少數尚伴有局部出血。1例動脈造影可見左側頸總動脈、左鎖骨下動脈嚴重狹窄。神經病變的複發率和病死率都很高,約77%病人經治療病情緩解但仍遺有後遺症。死亡多出現在神經係統發病後的1~2年內。

  (3)血管炎:

本型又稱血管-貝赫切特病。本節所指的是大中血管炎,見於10%的患者。所謂大中血管炎指任何部位的大中動脈炎和大中靜脈炎。此型多見於男性。北京協和醫院21例血管-貝赫切特病中,動脈受累4例,靜脈受累15例,動靜脈同時受累2例。

  ①大中動脈炎:

當主動脈及其分支出現血管壁的炎症時,首先使管壁增厚,繼而血栓形成終致管腔變窄,持續的炎症反應使動脈壁的彈力纖維遭到破壞,喪失其堅韌性而形成動脈瘤樣的局部擴大。同時營養該部位的滋養血管也因炎症而使該處大血管壁病變加重。動脈狹窄的臨床表現有患側無脈或弱脈,血壓低,或在健側根本測不到,局部出現血管雜音(頸、腹部等處)。腦動脈狹窄者,有頭暈、頭痛,嚴重者暈厥腎動脈狹窄時出現腎性高血壓,冠狀動脈受累時出現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當有動脈瘤形成時局部出現搏動性腫塊。有患者因主動脈根瘤樣擴張而引起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最終導致右心衰竭。亦有出現肺動脈高壓

  中等度血栓性靜脈炎多見於四肢,尤其是下肢。淺表的靜脈炎通過一般體檢就能發現,但在深靜脈的炎症栓塞引起下肢腫脹則有賴於局部血管造影方能確診。北京協和醫院追查了在該院就診的6例貝赫切特病合並大中靜脈炎者,除一例失訪外,其餘均存活5年以上,但都喪失了勞動力。

  大中血管炎的診斷有賴於病史及細致的體格檢查,血管造影、Doppler檢查是明確診斷和受累範圍的可靠檢查。

  ②白塞病心髒的受累並不少見

可因主動脈根部瘤樣擴張而出現主動脈瓣閉鎖不全三尖瓣閉鎖不全而致右心功能不全。另外,亦有合並房室傳導阻滯、心肌受損、心包積液的報道。

  (4)關節炎:

關節痛見於30%~50%的白塞病病人,表現為單個關節或少數關節的痛、腫,甚至活動受限。其中以膝關節受累最為多見。大多數僅表現為一過性的關節痛,可反複發作並自限,偶爾可在X線上表現出關節骨麵有鑿樣破壞,很少有關節畸形。受累關節出現滑膜炎病變。滑膜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滑膜淺層有中性多形核細胞浸潤和血管充血滲出等急性炎症性病變。滑膜細胞的增殖、淋巴細胞的浸潤和淋巴濾泡的形成都很少見,說明它的滑膜炎和類風濕關節炎有明顯的不同。骶髂關節炎在本病少見。

  (5)肺病變:

並發肺部病變者略少。肺的小動脈炎引起小動脈瘤和(或)局部血管的血栓而出現咯血、胸痛、氣短、肺梗死等症狀。約4%~5%的病人可以出現肺間質病變,但嚴重的少見。有肺梗死者預後不佳。

  (6)腎病變:

表現為血尿(鏡下或肉眼)、蛋白尿,均不嚴重,多為一過性,未有影響腎功能者,曾有人對5例臨床有腎受累表現者進行腎穿刺,發現其病理各不相同,2例為IgA腎病,1例為澱粉樣變,1例為局灶性腎小球硬化,1例為腎小球微小病變。有人報道BD可以因膀胱黏膜潰瘍而導致尿異常。

  (7)附睾炎

並發本症狀的約4.5%。可以累及雙側或單側,表現為附睾腫大、疼痛和壓痛,在經適當的治療後能完全消失。

  (8)其他症狀:

有部分病人在疾病活動或有新髒器受損時出現發熱,以低熱多見。

  二、診斷

  1、臨床表現

  病程中有醫生觀察和記錄到的複發性口腔潰瘍、眼炎、生殖器潰瘍以及特征性皮膚損害,另外出現大血管或神經係統損害高度提示白塞病的診斷。

  2、實驗室檢查

  本病無特異性實驗室異常。活動期可有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部分患者冷球蛋白陽性,血小板凝集功能增強。HLA-B51陽性率57%~88%,與眼、消化道病變相關。

  3、針刺反應試驗(Pathergy test)

  用20號無菌針頭在前臂屈麵中部斜行刺入約0.5cm沿縱向稍作撚轉後退出,24~48小時後局部出現直徑>2mm的毛囊炎樣小紅點或膿皰疹樣改變為陽性。此試驗特異性較高且與疾病活動性相關,陽性率約60%~78%。靜脈穿刺或皮膚創傷後出現的類似皮損具有同等價值。

  4、特殊檢查

  神經白塞病常有腦脊液壓力增高,白細胞數輕度升高。腦CT及磁共振(MRI)檢查對腦、腦幹及脊髓病變有一定幫助,急性期MRI的檢查敏感性高達96.5%,可以發現在腦幹、腦室旁白質和基底節處的增高信號。慢性期行MRI檢查應注意與多發性硬化相鑒別。MRI可用於神經白塞病診斷及治療效果隨訪觀察。

  胃腸鋇劑造影及內窺鏡檢查、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有助診斷病變部位及範圍。

  肺X線片可表現為單或雙側大小不一的彌漫性滲出或圓形結節狀陰影,肺梗塞時可表現為肺門周圍的密度增高的模糊影。高分辨的CT或肺血管造影、同位素肺通氣/灌注掃描等均有助於肺部病變診斷。

  5、診斷標準

  本病無特異性血清學及病理學特點,診斷主要根據臨床症狀,故應注意詳盡的病史采集及典型的臨床表現。目前較多采用國際白塞病研究組於1989年製定的診斷標準。

  6.白塞病國際診斷標準

  1)反複口腔潰瘍

有醫生觀察到或患者訴說有阿弗他潰瘍或瘢痕,1年內反複發作≥3次。

  2)反複生殖器潰瘍

有醫生觀察到或患者訴說生殖器有阿弗他潰瘍,尤其是男性。

  3)眼病變

前和(或)後葡萄膜炎,裂隙燈檢查時玻璃體內可見有細胞浸潤,或視網膜血管炎

  4)皮膚病變

結節紅斑樣病變、假性毛囊炎、膿性丘疹、痤瘡樣皮疹(未服用糖皮質激素而出現者)。

  5)針刺反應陽性

以20號無菌針頭,斜刺入皮內,24~48h由醫生判定結果。

  凡有反複口腔潰瘍並伴有其餘4項中的2項者,可確診為本病。

  其他與本病密切相關並有利於本病診斷的症狀有:關節痛(關節炎)、皮下栓塞性靜脈炎、深部靜脈栓塞、動脈栓塞和(或)動脈瘤、中樞神經病變、消化道潰瘍、附睾炎和家族史。

  口腔潰瘍雖本身特異性不強,但它出現於98%的BD,且當它與外陰潰瘍、眼病變、皮膚病變相結合後特異性大大提高,因此它被認為是BD的基本症狀之一。當口腔潰瘍、外生殖器潰瘍和眼部損害三大主要症狀中有兩個症狀存在時,在排除其他有關疾病的前提下,即可診斷為白塞病。

白塞病相關醫生

更多>

  • 熱西提,主任醫師
    熱西提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內科

    擅長疾病: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 羅永傑,主任醫師
    羅永傑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四川省人民醫院 內科

    擅長疾病:從事腦血管病和癲癇方麵的研究,擅長偏癱、癲癇、腦炎、神經症、頭麵痛、帕金森病、肌病等的診治。

  • 孫紅斌,主任醫師
    孫紅斌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四川省人民醫院 內科

    擅長疾病:擅長癲癇、腦血管病、睡眠障礙、焦慮等病疾的診斷及治療

  • 肖軍,主任醫師
    肖軍 主任醫師
    未開通
    四川省人民醫院 內科

    擅長疾病:擅長神經心理學,特別在老年性癡呆、失語、記憶障礙等方麵研究較深,在全國有一定影響。另外對頭痛、眩暈、失眠、抑鬱焦慮以及神經病疑難雜症有獨特見解。

白塞病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久坐久立久行為何傷身?

久坐、久立、久行均可能導致身體傷害。久坐時,人體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血液循環減慢,肌肉活動減少,易引發腰背疼痛、下肢靜脈曲張等。久立時,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受阻,易導致下肢靜脈曲張、關節疼痛等問題。久行則可能因過度使用關節和肌肉,引發關節磨損、肌肉疲勞等問題。因此,合理調整工作和休息方式,定期進行身體活動,有助於減少久坐、久立、久行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吃毓婷會導致終身不孕嗎?

毓婷作為一種緊急避孕藥,其主要成分為左炔諾孕酮,用於無保護性行為後的緊急避孕。正確使用毓婷通常不會導致終身不孕。然而,任何藥物都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包括毓婷。長期使用或濫用緊急避孕藥可能會對女性的內分泌係統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生育能力。因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毓婷,並遵循醫囑。如果擔心藥物對生育能力的影響,建議谘詢專業醫生並進行相關檢查。

空腹測血壓會高還是低?

空腹測量血壓與餐後測量血壓相比,可能會有所不同。空腹狀態下,由於食物攝入減少,胃腸道對血液的需求量降低,同時交感神經係統活性可能相對增強,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血壓略有升高。然而,血壓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個體差異、測量時間、測量環境等,因此空腹測量血壓是否一定高於餐後測量血壓,並不能一概而論。建議在相同的條件下,定期監測血壓,以便更準確地評估血壓水平。

心髒官能症有哪些症狀表現?

心髒官能症,也稱為心髒神經官能症,是一種以心髒症狀為主要表現的功能性心髒疾病。患者常出現心悸、胸悶、胸痛、氣短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與情緒波動、壓力增加或過度勞累有關。此外,患者可能伴有頭暈、乏力、焦慮、失眠等非特異性症狀。值得注意的是,心髒官能症患者通常無器質性心髒病的證據,心髒功能檢查結果多在正常範圍內。

什麼泡腳能改善睡眠?

泡腳是一種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通過使用溫水浸泡雙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一天的疲勞。泡腳時,水溫適宜,一般控製在40-45攝氏度,泡腳時間控製在15-30分鍾。泡腳能夠刺激足部的穴位,有助於放鬆肌肉,減輕壓力,從而改善睡眠質量。此外,泡腳還可以幫助身體排毒,促進新陳代謝,對於改善睡眠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需注意,泡腳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如心髒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腦垂體位於人體哪一側?

腦垂體,也稱為垂體腺,位於人體顱內,具體位置在大腦底部的蝶骨鞍內,緊鄰視神經交叉。它是內分泌係統的主要腺體之一,負責分泌多種激素,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多種生理功能。腦垂體位於人體正中線上,不偏於任何一側,其體積較小,形狀類似豌豆,但功能極為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