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搜索:
營養飲食 食物相克 食物熱量

惡性淋巴瘤(惡性淋巴瘤 )

別名:
傳染性:
無傳染性
治愈率:
30-40%(外科手術治療)
多發人群:
好發於中老年人,以工作壓力...
發病部位:
淋巴
典型症狀:
瘙癢 消瘦 脾腫大 肺門增寬
並發症:
是否醫保:
掛號科室:
腫瘤科 血液科
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手術治療、放化療

惡性淋巴瘤有哪些症狀?

  1.局部表現 在臨床上,惡性淋巴瘤大多首先侵犯表淺和(或)縱隔、腹膜後、腸係膜淋巴結,少數可原發於結外器官。從中可以看出,首先為表淺淋巴結受侵的占69.6%,如果對本病有相當認識診斷並不困難。

  (1)淋巴結腫大:較多的患者在早期表現為無痛的頸部淋巴結腫大,以後其他部位亦陸續發現。淋巴結可從黃豆大到棗大,中等硬度,堅韌,均勻,豐滿。一般與皮膚無粘連,在初期和中期互不融合,可活動。到了後期淋巴結可長到很大,也可互相融合成大塊,直徑達20cm以上,有的患者從起病即有多處淋巴結腫大,很難確定何處為首發部位。

  (2)縱隔:縱隔也是好發部位之一。多數患者在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受侵的縱隔淋巴結,可以是單個的淋巴結增大;也可以是多個淋巴結融合成巨塊;外緣呈波浪狀,侵犯一側或雙側縱隔,以後者較多見。晚期可出現壓迫症狀。

  (3)肝與:原發性肝惡性淋巴瘤少見,文獻僅有個例報道。繼發侵犯肝髒的並不少見。有肝受侵的預後不佳,比有全身症狀的還差。

  (4)結外器官:一般發生於NHL,在罕見的情況下HD亦可有結外器官如骨、淋巴環、皮膚、消化道、中樞神經係統等。

  2.全身表現

  (1)全身症狀:約10%的患者可以發熱、皮癢、盜汗消瘦等全身症狀為最早出現的臨床表現。隨著病情的發展有乏力貧血。一般隨著病情的進展,全身症狀可以加重。這類患者中可有淋巴細胞減少。縱隔和腹膜後惡性淋巴瘤伴有發熱、皮癢的較多。

  持續發熱、多汗、體重下降等可能標誌著疾病進展,機體免疫功能的衰竭,因之預後不佳。但也有的患者單有皮癢、發熱而不伴有巨大腫塊,經治療後迅速好轉者,預後反而較好。

  (2)皮膚病變:惡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係列非特異性皮膚表現,發生率約13%~53%。常見的為糙皮病樣丘疹帶狀皰疹、全身性皰疹皮炎色素沉著、魚鱗癬及剝脫性皮炎。也可發生蕁麻疹結節性紅斑皮肌炎、黑棘皮症、色素性蕁麻疹等。至於由於皮癢而引起的抓痕和皮膚感染則更為常見。晚期惡性淋巴瘤患者免疫狀況低下,皮膚感染常經久破潰、滲液,形成全身性散在的皮膚增厚、脫屑

  (3)貧血:惡性淋巴瘤患者約10%~20%在就診時即有貧血,甚至可發生於淋巴結腫大前幾個月。晚期患者更常出現貧血。進行性貧血和血沉增快是臨床上判斷惡性淋巴瘤發展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

  (4)神經係統表現:惡性淋巴瘤患者可有一係列非特異性神經係統表現,如進行性多灶性腦白質病、亞急性壞死脊髓病、感覺或運動性周圍神經病變以及多發性肌病等等。病變性質可為:①變性;②脫髓;③感染性;④壞死性或混合存在。

  (5)免疫功能低下:由於HD患者,特別是晚期病人,免疫狀況低下,可發生中樞神經係統感染,如新型隱球菌等;也可發生血源性化膿性腦膜炎腦膿腫。惡性淋巴瘤侵犯腦實質可伴發腦出血

  惡性淋巴瘤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X線檢查及病理學檢查,但對於惡性淋巴瘤的確診和分型,病理學檢查是必不可少的。

  診斷性治療,在臨床上常常可以看到有的患者因長期消瘦、乏力或不明原因的低熱;或個別情況下有的人淋巴結腫大,因顧慮取活檢造成播散,而進行診斷性放療。但相當多的患者後來證實不是惡性淋巴瘤。

  1.診斷標準 淋巴瘤的診斷依據是病理學檢查。

  Reed-Sternberg細胞是HL的特征,R-S細胞起源於B細胞,體積大、胞質豐富,核染色質淺,至少應有2個核小葉或核仁(若為單個核者,稱為Hodgkin’s細胞),免疫表型為CD30和CD15陽性。根據其他的病理特點,通常將HL分為4種亞型:結節硬化型、混合細胞型、淋巴細胞為主型和淋巴細胞衰減型;在WHO分類中,又提出另一亞型:結節性淋巴細胞為主型,其腫瘤細胞類似爆米花,為R-S細胞的變異型。

  NHL的基本病理特點為:淋巴結正常結構消失,被腫瘤組織所取代;增生的淋巴細胞呈異型性;腫瘤細胞侵及淋巴包膜。根據腫瘤細胞的形態學、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的特點,NHL可被分為很多亞型,目前國際上廣為采用的分類方法為REAL分類法和WHO分類,國內則習慣應用1982年美國的“工作方案”。

  淋巴瘤確診後,應根據Ann Arbor標準作出疾病分期。

  2.診斷評析 淋巴瘤的診斷依靠病理學檢查,取得足夠、合適的病理標本是正確診斷的首要條件。通常伴有淺表淋巴結腫大者,可常規進行淋巴結活檢。縱隔或腹腔內淋巴結腫大,而缺少淺表淋巴結腫大者,則需要剖腹術或開胸術獲取標本。當深部淋巴結融合成巨塊,以Tru-Cut針穿刺效果也相當滿意。僅有脾髒腫大,臨床高度懷疑淋巴瘤時,應及時行脾切除術,術中同時作肝活檢,以得到更多的診斷依據。肝髒病變時,可在CT或超聲引導下行肝穿刺術,得到所需要的肝組織。

  腸鏡檢及鏡下活檢對胃腸道淋巴瘤的診斷非常重要,但活檢病理與術後病理結果不完全一致,北京協和醫院一組病例不符合率達25.8%。

  少數NHL在疾病早期表現為發熱、黃疸肝功能異常、全血細胞下降或神經-肌肉症狀,沒有明確的瘤塊或存在穿刺術、活檢術的禁忌證,此時骨髓檢查十分重要。骨髓穿刺和活檢同時進行,必要時需重複數次,而且盡可能作染色體、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等新技術檢測,以早日明確診斷。

  一次活檢未能明確診斷,不可貿然排除淋巴瘤。北京協和醫院一組200例NHL中13.2%病例通過多次活檢方獲確診。因此,遇下述情況時建議請多位病理科醫師會診。

  (1)活檢標本與術後標本病理報告不一致。

  (2)外院與本院病理報告不一致。

  (3)多次活檢病理報告不一致。

  (4)病理結果可疑,與臨床不符。

  典型的淋巴瘤診斷並無困難。但臨床醫生應對疾病的病變範圍及分期給予足夠重視。當通過病理學檢查確診為淋巴瘤後,一定要作骨髓檢查、胸腹CT,盡量進行全胃腸鋇餐造影。超聲檢查雖然價廉、易行,但重複性較差,缺少長期保存的圖像,僅適於初篩檢查和治療後隨診。

  淋巴瘤的分期是製訂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在HL時尤為如此。目前國際采用Ann Arbor分期標準(1971年,1989年Cotswald修訂)主要適用於HL。對NHL,這一分期標準並未能很好地預測疾病的預後,因此,可據以簡約地做出大致分期即可。在應用Ann Arbor分期時,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當有結外器官(或組織)受累,如何確定為局限性病變(Ⅰ期)或彌漫性病變(Ⅳ期)對此文獻中並無詳細描述。可以理解為整個器官腫大而影像學不能區分出單一病灶時,為彌漫性病變。

  淋巴瘤是一組異質性的疾病,根據其病理特點,除了分為HL和NHL兩大類外,每一類中又有很多亞型。全世界的病理學家經過了半個世紀的努力,製訂了多種分型標準,1994年逐漸統一為REAL方案。在REAL方案的基礎上,2000年WHO提出了WHO分類法。WHO分類法依據形態學、免疫學和遺傳學所提供的資料,強調每一種亞型可能成為一種獨立的疾病,而且確定亞型不是憑借個人或小組的經驗,應獲得世界範圍內的廣泛承認。WHO申明:隨著技術的進步和學者對淋巴瘤更深入的了解,WHO分類法將不斷修訂、完善。

  曾經有些醫師認為:淋巴瘤亞型分類過於繁瑣,對臨床治療沒有什麼價值。但是已有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不同亞型的淋巴瘤可能有特殊的治療方法。例如,胃MALT淋巴瘤若與幽門螺杆菌有關,抗生素治療有效;惰性B細胞淋巴瘤適用單克隆抗體;ALK- 的間變性大細胞淋巴瘤應及早進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因此,我國的病理學家和臨床醫生應學習、接受這一分類法,並積極參與其進一步的修訂。

  一般說來,除非有特殊指征(例如有的患者腫塊較大,或有長期發熱,在手術前給予幾天的放療或化療以創造手術切除的條件),不宜進行這種診斷性治療。原因是:①現有的放療和化療都不是對惡性淋巴瘤的特異性治療,對炎症、結核和其他肉芽腫、腫瘤等也都有抑製作用。所以事實上不能用這些治療來鑒別疾病的性質,反而因掩蓋矛盾使診斷更為混亂,甚至有時再取活檢也因組織一片壞死而無法作出明確診斷,給以後的治療帶來困難;②放療以及現有的大部分化療藥物,都具有免疫抑製作用,可給患者帶來相反的效果,促使隱匿的感染發展;③放療和化療的近期和遠期影響(如皮膚反應、骨髓抑製、對兒童骨發育的影響等)對患者不利。

  就是業已確診的惡性淋巴瘤患者,在治療後的觀察期間,有時發熱或個別淋巴結腫大,也不能都不加思考地歸咎為“複發”,而應當尋找可能的其他原因。這類患者在恢複期由於疾病本身和長期治療的影響,免疫功能常較低,易罹患感冒或一般炎症,所以也較易發熱或有某一部位的淋巴結腫大。如果處理不當,再次給予化療,可給患者帶來很大的危害。我們曾報告(1978)一例HD患者,經過治療後曾有一階段很好,但後來持續發熱,雙門有放射狀陰影,經各種抗感染及抗真菌治療無效,因此懷疑為HD複發,侵犯肺部而給予化療,但後來屍檢證實為結核。未找到殘存的HD。另一例年輕患者,因進行性呼吸困難發紺、上半身水腫而急症入院,胸透見中縱隔有巨大陰影,診斷為縱隔惡性淋巴瘤伴有上腔靜脈壓迫征,當即給予氧吸入及氫化可的鬆和氮芥治療,次日患者明顯緩解,可自由活動,照胸片後診斷如前。經過一階段化療後即改做放療,但陰影稍縮小後即不再繼續縮小,經討論後,開胸探查證實為結核。這些教訓都可引以為戒。

惡性淋巴瘤相關醫生

更多>

  • 曾繼宗,主任醫師
    曾繼宗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普外科腫瘤的診斷治療

  • 王慶平,主任醫師
    王慶平 主任醫師
    未開通
    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肝膽外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對腹部腫瘤胃癌、大腸癌的診斷與治療有豐富臨床經驗

  • 蘇長青,主任醫師
    蘇長青 主任醫師
    未開通
    上海東方肝膽外科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腫瘤學

  • 吳敏,主任醫師
    吳敏 主任醫師
    未開通
    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腫瘤科

    擅長疾病:各種細胞類型肺癌的治療;腫瘤熱療;乳腺癌、食管癌、惡性淋巴瘤、結直腸癌治療;纖支鏡診斷治療。

惡性淋巴瘤相關醫院

更多>

相關醫院

專家推薦

  • 李秀蓮

    李秀蓮 新生兒疾病的診斷、治療與護理。

    擅長:主任醫師

    著名中醫腫瘤學家及中西醫結合臨床腫瘤學家,現為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醫學博士、教授、博

  • 盧秀英

    盧秀英 危重病的救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兒內、急救專業近四十年,具有豐富的危重症及疑難雜症搶救治療經驗。特別擅長各種休克、中毒、抽搐等

  • 席時華

    席時華 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性青光眼的治療,眼底疾病及小兒弱視診治

    擅長:主任醫師

    從事眼科臨床工作40餘年,具有極豐富的臨床經驗及診治疑難眼病的能力,尤其擅長青光眼的早期診斷及難治

  • 李晶

    李晶 眼科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治療,特別是對準分子激光治療近視、青光眼、淚道疾病及眼外傷的治療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

    擅長:主任醫師

    李晶,女,1962年12月生,漢族,陝西人。198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醫療係,學士學位。畢業後分配

  • 熱西提

    熱西提 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擅長:主任醫師

    1965年畢業於新疆醫學院臨床醫療學,擅長內科心血管疾病的診斷與治療,曾獲自治區優秀專家稱號。全國

推薦問答

久坐久立久行為何傷身?

久坐、久立、久行均可能導致身體傷害。久坐時,人體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血液循環減慢,肌肉活動減少,易引發腰背疼痛、下肢靜脈曲張等。久立時,下肢靜脈血液回流受阻,易導致下肢靜脈曲張、關節疼痛等問題。久行則可能因過度使用關節和肌肉,引發關節磨損、肌肉疲勞等問題。因此,合理調整工作和休息方式,定期進行身體活動,有助於減少久坐、久立、久行對身體的不良影響。

吃毓婷會導致終身不孕嗎?

毓婷作為一種緊急避孕藥,其主要成分為左炔諾孕酮,用於無保護性行為後的緊急避孕。正確使用毓婷通常不會導致終身不孕。然而,任何藥物都有可能產生不良反應,包括毓婷。長期使用或濫用緊急避孕藥可能會對女性的內分泌係統產生影響,從而影響生育能力。因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合理使用毓婷,並遵循醫囑。如果擔心藥物對生育能力的影響,建議谘詢專業醫生並進行相關檢查。

空腹測血壓會高還是低?

空腹測量血壓與餐後測量血壓相比,可能會有所不同。空腹狀態下,由於食物攝入減少,胃腸道對血液的需求量降低,同時交感神經係統活性可能相對增強,這些因素可能導致血壓略有升高。然而,血壓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個體差異、測量時間、測量環境等,因此空腹測量血壓是否一定高於餐後測量血壓,並不能一概而論。建議在相同的條件下,定期監測血壓,以便更準確地評估血壓水平。

心髒官能症有哪些症狀表現?

心髒官能症,也稱為心髒神經官能症,是一種以心髒症狀為主要表現的功能性心髒疾病。患者常出現心悸、胸悶、胸痛、氣短等症狀,這些症狀可能與情緒波動、壓力增加或過度勞累有關。此外,患者可能伴有頭暈、乏力、焦慮、失眠等非特異性症狀。值得注意的是,心髒官能症患者通常無器質性心髒病的證據,心髒功能檢查結果多在正常範圍內。

什麼泡腳能改善睡眠?

泡腳是一種傳統的養生保健方法,通過使用溫水浸泡雙腳,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緩解一天的疲勞。泡腳時,水溫適宜,一般控製在40-45攝氏度,泡腳時間控製在15-30分鍾。泡腳能夠刺激足部的穴位,有助於放鬆肌肉,減輕壓力,從而改善睡眠質量。此外,泡腳還可以幫助身體排毒,促進新陳代謝,對於改善睡眠有一定的輔助作用。但需注意,泡腳並非適用於所有人,如心髒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應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腦垂體位於人體哪一側?

腦垂體,也稱為垂體腺,位於人體顱內,具體位置在大腦底部的蝶骨鞍內,緊鄰視神經交叉。它是內分泌係統的主要腺體之一,負責分泌多種激素,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新陳代謝等多種生理功能。腦垂體位於人體正中線上,不偏於任何一側,其體積較小,形狀類似豌豆,但功能極為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