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症狀
1.症狀
MDS臨床表現無特殊性,MDS通常起病緩慢,少數起病急劇。一般從發病開始轉化為白血病,在一年之內約由50%以上。貧血患者占90%。包括麵色蒼白、乏力、活動後心悸、氣短,老年人貧血常使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加重。發熱占50%,其中原因不明性發熱占10%~15%,表現為反複發生的感染及發熱,感染部位以呼吸道,肛門周圍和泌尿係為多。嚴重的粒細胞缺乏可降低患者的抵抗力。出血占20%,常見於呼吸道,消化道,也由顱內出血者,早期的出血症狀較輕,多為皮膚粘膜出血,牙齦出血或鼻衄,女性患者可有月經過多。晚期出血趨勢加重, 腦出血成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的血小板降低可致皮膚淤斑、鼻出血、牙齦出血及內髒出血。少數患者可有關節腫痛,發熱、皮膚血管炎等症狀,多伴有自身抗體,類似風濕病。
2.體征
MDS患者體征不典型。常為貧血所致麵色蒼白,血小板減少所致皮膚淤點、淤斑。肝脾腫大者約占10%左右。極少數患者可有淋巴結腫大和皮膚浸潤,多為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CMMoL)型患者。
3.特殊類型臨床表現
(1)5q-綜合征:
患者第5號染色體長臂缺失而不伴有其他染色體畸變。多發生在老年女性,臨床表現為難治性巨細胞貧血,除偶需輸血外臨床病情長期穩定,很少轉變為急性白血病。50%患者可有脾大,血小板正常或偶爾增加,骨髓中最突出的表現為有低分葉或無分葉的巨核細胞,常合並中等程度病態造血,但粒係造血正常。
第5號染色體長臂有5種重要造血生長因子基因,即IL-3、IL-4、IL-5、GM-CSF、G-CSF、同時還有GM-CSF受體基因。5q-綜合征如何影響造血生長因子對造血的調控尚不十分清楚。
(2)單體7綜合征:
第7號染色體呈單體樣改變,多發生在以前接受過化療的患者。單體7很少單獨出現,常合並其他染色體畸變。孤立的單體7染色體畸變常見於兒童,可出現在FAB分型各亞型,大多數有肝脾腫大,貧血及不同程度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25%患者合並有單核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表麵主要糖蛋白減少,粒、單核細胞趨化功能減弱,常易發生感染。單體7為一個預後不良指標,部分患者可發展為急性白血病。
(3)11q-綜合征:
第11號染色體長臂丟失,大多伴有其他染色體畸變。大部分為環形鐵粒幼細胞性難治性貧血(RAS)型,有環形鐵粒幼細胞增多和鐵貯存增加。一部分為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RAEB)型。臨床上RAS型患者20%有11q-。第11號染色體長臂斷裂點部位報告不一,在q14~q23之間。q14斷裂點意義不明,但已知鐵蛋白H鏈基因在q13鄰近q14處。二者之間聯係尚待研究。
(4)5q-綜合征:
5號染色體長臂缺失(5q-)是MDS常見的細胞遺傳學異常之一,可見於MDS的各個亞型。5q-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單一5q-,即5q-是惟一的核型異常;另一種是複雜5q-,即除5q-外還同時有其他染色體異常改變。由於有單一5q-的RA和RARS有其特殊臨床表現和預後,故MDS的5q-綜合征是專指這種情況。
5q-綜合征主要發生於老年女性,外周血表現為大細胞貧血,白細胞數輕度減少或正常,血小板數正常或增高。骨髓中最突出的改變是巨核細胞發育異常,分葉減少的小巨核細胞明顯增多。紅係細胞發育異常的表現有時可不明顯,可有環狀鐵粒幼細胞。患者呈慢性臨床過程,主要是頑固性貧血,出血和感染少見。一般抗貧血治療無效,但僅靠定期輸血可較長時間存活,中位存活時間可達81個月,轉白率極低。
(5)鐵粒幼細胞性貧血(sideroblastic anemia,SA):
SA是一組異質性疾病,其共同特征是由於不同原因引致幼紅細胞中亞鐵血紅素(heme)生物合成障礙,致使線粒體內鐵負荷過多,形成繞細胞核排列的鐵粒,即環狀鐵粒幼細胞。SA可分為三大類:①遺傳性和先天性SA;②後天性SA;③由酒精中毒和某些藥物引起的可逆性SA。MDS的RARS屬於後天性SA。後天性SA中的一個主要亞型是原發性後天性SA(idiopathic acquired sideroblastic anemia,IASA)。Kushner等曾就文獻中和自己的IASA病例進行分析,發現:①幼紅細胞PAS染色陰性;②病程長,中位活存時間長達10年;③患者的活存曲線與正常人群相同,而不呈惡性疾患模式;④轉白率很低(7.4%)。MDS的RARS是否等同於IASA,FAB分型和WHO分型中都未做特別說明。但已有作者提出RARS中有兩類情況,一類應診斷為MDS,另一類仍應診斷為SA。
(6)17p-綜合征:
17號染色體短臂缺失(17p-)可發生於5%左右的MDS患者。多數由於涉及17p的非平衡易位,亦可由於-17、iso(17q)或單純17p-。17p-常合並其他染色體異常。抑癌基因p53定位於17p13。上述各種核型異常所造成的17p-,缺失區帶可不完全相同,但都包括p53基因區帶。而且70%左右的17p-綜合征患者有p53基因失活,說明另一個等位p53基因也發生了突變。
17p-綜合征的血液學突出表現為粒係細胞發育異常,外周血中性粒細胞有假性Pelger-Huet核異常和胞質中小空泡。這種改變也可見於骨髓中不成熟粒細胞。患者臨床上對治療反應差,預後不良。
(7)CMML:
20世紀70年代初,Hurdle等和Meischer等首先報道CMML,認為它是一種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其特征為外周血白細胞數正常或增高,偶可有幼粒或幼紅細胞,單核細胞>0.8x109/L。骨髓有核細胞增多,可有發育異常的形態表現,以粒係增殖為主,單核細胞亦增多。Ph染色體陰性,可有脾髒腫大。後來FAB協作組因其有血細胞發育異常的形態表現,將之納入MDS作為一個亞型。但由於本病有明顯的MPD特征,這種歸類一直受到質疑。現在WHO分類方案中,將CMML改劃人新增的MDS/MPD大類中,解決了這一長時間以來的爭議。但確有一些MDS患者,外周血白細胞數無明顯升高(<13x109/L),而單核細胞>1x109/L,臨床上亦無肝脾腫大。骨髓中血細胞發育異常的形態表現十分明顯。完全符合MDS特征。這類患者並不具備MPD的特征,顯然不應作為CMML歸入MDS/MPD中,而仍應診斷為MDS。至於是否需在MDS單列亞型,則有待商榷。
(8)aCML:
本病表現類似Ph( )CML,外周血白細胞數明顯升高,有>10%的各階段不成熟粒細胞。但與Ph( )CML不同的是嗜堿粒細胞無明顯增多,外周血和骨髓中血細胞發育異常的形態表現十分明顯,而且常為三係發育異常。Ph染色體和bcr-abl融合基因均陰性。臨床上對治療CML的藥物反應較差,病程進展較快,中位存活時間一般<2年。過去本病被診斷為Ph( )CML,作為CML的一個變異型。WHO分類方案製訂指導委員會和臨床顧問委員會討論後認為,本病臨床過程並非慢性,使用aCML的病名容易引起誤解,以為它是與Ph( )CML有關係的慢性疾病,但又未能就改換一個新的病名達成一致。最後決定沿用aCML的病名,將之歸入MDS/MPD大類之中。
二、診斷
1.診斷在不能解釋的難治性貧血應考慮到MDS
骨髓象細胞增生正常或增生活躍並伴病態造血的形態學特征,原始細胞比例<30%可診斷為MDS。對某些呈現巨幼紅細胞的病例,應檢查血清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水平。克隆性核型異常可進一步支持診斷。然後,仔細檢查血象與骨髓象以做出MDS 的亞型診斷。
2.診斷標準
(1)法、美、英等國協作組分類(FAB分型)診斷標準:
①難治性貧血(RA):血象:貧血,偶有粒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而無貧血,網織紅細胞減少。紅細胞和粒細胞形態可有異常,原始細胞無或<1%;骨髓象:增生活躍或明顯活躍。紅係增生並有病態造血現象。很少見粒係及巨核係病態造血現象。原始細胞<5%。
②環狀鐵粒幼細胞增多性難治性貧血(RAS):鐵染色顯示骨髓中環形鐵粒幼細胞占所有有核細胞數的15%以上,其他同RA。
③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RAEB):血象:二係或全血細胞減少,多見粒係病態造血現象,原始細胞<5%。骨髓增生明顯活躍,粒係及紅係均增生。三係都有病態造血現象。原始細胞Ⅰ Ⅱ型為5%~20%。 ④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CMMoL):骨髓和外周血中的原始粒細胞及病態造血現象與RAEB相同,原始單核細胞<5%,血中以成熟單核細胞為主且數量>1x109/L。
⑤轉變中的RAEB(RAEB-T):骨髓中原始細胞20%~30%,餘同RAEB。
原始細胞包括Ⅰ型和Ⅱ型原始粒細胞。Ⅰ型:大小不等,胞質無顆粒,核染色質疏鬆,核仁明顯,核/質比例大。Ⅱ型:細胞質中有少許嗜天青顆粒,核/質比例較小,核中位,其他同Ⅰ型。
(2)國內診斷標準:
①骨髓中至少有二係病態造血表現。
②外周血有一係、二係或全血細胞減少,偶可白細胞增多,可見有核紅或巨大紅細胞及其他病態造血表現。
③除外其他引起病態造血的疾病如紅白血病、骨髓纖維化、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巨幼細胞性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診斷MDS後再按骨髓及外周血原粒 早幼粒細胞的百分比進一步分RA、RAS、RAEB、RAEB-T。FAB亞型中CMMoL已為白血病,不再歸入MDS。從近年北京協和醫院臨床應用看,MDS診斷仍以應用FAB分型為宜。國內標準將原始粒及早幼粒細胞替代原始細胞Ⅰ、Ⅱ型,易使診斷中RAEB、RAEB-T所占的比例增加。
(3)WHO診斷標準:
WHO基於一些病理學家的協助研究提出了MDS的診斷分型標準:
①難治性貧血(RA)。
②環形鐵粒幼細胞增多性難治性貧血(RAS)。
③難治性貧血伴原始細胞增多(RAEB);此三型與FAB診斷標準相同,刪除FABA中RAEB-T和CMMoL二型。此外又增加如下幾型。
④伴多係病態造血的難治性細胞減少,即指那些不伴貧血的具有二係以上病態造血的血細胞減少。
⑤5q-綜合征。
⑥不能分類,指不能歸納入上述各型的MDS。
3.診斷標準評析
(1)FAB診斷標準:
形態診斷易於掌握普及與預後和治療相關性較密切。缺點是有些臨床特殊型別,如低增生MDS、單係減少為主的MDS等未能包涵在內。因而應用FAB標準時尚需注意以下幾點。 ①病態造血不單純細胞形態,亦包括細胞比例。
②周圍血原粒比例在FAB分型中,不如骨髓原粒比例重要,診斷MDS需至少2次以上,不同部位骨髓穿刺結果綜合判斷。
③單純僅憑少數原粒中有Auer小體即定為RAEB-T不夠嚴密。
④對於少數相對少見MDS要注意其各自特點,並應連續觀察患者變化再做診斷。
(2)國內診斷標準:
把原粒 早幼粒作為判定分型標準為其不足之處,早幼粒與預後無相關,這樣不適當地把患者病情估計過重。
(3)WHO標準:
WH0標準把RAEB-T歸入白血病,但其與老年白血病在臨床、細胞生物學特點及治療反應明顯不同,兩者不能等同。難治性多係伴有病態造血的細胞減少,不能分類MDS兩型,缺乏生物學、遺傳學和臨床基礎,不能作為獨立型別。
(4)IPSS分型標準:
綜合細胞遺傳學、血象、骨髓原粒細胞數三方麵判斷患者臨床病程和預後,較全麵反映了MDS臨床病程,與預後相關最緊密,是目前分型標準中最好者,但限於染色體技術在許多單位尚未普及,且需要較熟練的掌握染色體技術的實驗室人員,其應用受到限製。
在目前條件下,仍以FAB分型較易掌握和普及,推薦基層采用此分型方法,便於資料交流和比較。當然,隨著對MDS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將來會出現綜合分子生物學和遺傳學、臨床多種角度製度的新的分類標準。